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8瓦瓦振大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8瓦瓦振大治理

李成文

(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宁德355006)

摘要:某电厂#1汽轮发电机组为超超临界机组;自2014年6月份检修结束后,发电机高负荷8瓦瓦振一直超标;通过逐步排查,消除或减弱影响发电机振动因素:历经2年时间治理,发电机轴瓦振动达到优良水平。

关键词:振动;刚度;轴瓦

1、汽轮发电机概述

1号汽轮机组为某公司制造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为阴极式、二极、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发电机采用单流环式油密封,发电机轴承冷却为强迫润滑;汽轮发电机组整个轴系由9个支持轴承支撑。其中高中压合缸,与低压缸设计6个支持轴承,发电机由7-8号轴瓦支撑,轴承座坐于发电机外部端盖;

2、振动现象描述;

该机组于2014年大修启动后,发电机8号轴瓦瓦振满负荷工况一直处于超报警值;且负荷低时,轴瓦振动较小;负荷升高时,瓦振升高;其他各瓦振动随负荷变动变化不大;8瓦随负荷振动数据如表1(2014年7月下旬数据);

为排除转子质量不平衡因素,2014-2015年期间该公司聘请某电科院进行动平衡治理工作;经治理后振动有所好转,但满负荷仍存在超标现象,影响振动因素没有根除;

3、振动分析;

发电机组中影响发电机振动因素较为复杂,除普通的机械振动因素外;还需考虑电磁方面的因素;一般影响发电机振动因素有,转子存在匝间短路、发电机冷却系统不良、密封瓦工作不良、发电机轴承座支撑刚度不足、低发对轮连接不良、发电机定子存在脱空、发电机转子热弯曲等因素;

为排查影响发电机因素,该公司进行修前了变无功试验、变氢温、变油温、变有功试验及动静态匝间短路试验;

3.1发电机励磁电流试验

为确定发电机振动原因来源于电磁方面,还是机械方面,进行了发电机励磁电流试验,维持其他参数不变,改变励磁电流(或无功),先升无功,后降无功;发现随励磁电流变大,#8Y轴振、8瓦振均增长;8Y增长15um、8瓦瓦振增长26um;

3.2发电机氢温试验

为判断发电机转子和绕组是否存在不均匀冷却故障,进行了发电机氢温试验,维持有功负荷、励磁电流、密封油温度稳定,改变发电机转子冷却氢气温度35-45度,发现发电机#8瓦瓦振并无明显变化;

3.3密封油温试验

为判断发电机密封瓦工作状况是否良好,进行密封油温试验,维持主要运行参数基本不变,改变密封油的温度36-43度;在密封油试验整个时间段,振动的变化量不大;

3.4负荷试验

为判断发电机联轴器工作状况是否良好,进行变负荷试验,维持参数基本不变,改变负荷,并稳定30min后进行发电机振动测试。整个试验过程中,#7、8轴瓦振动的变化量不大,判断有功的变化与振动的关系不大;

3.5匝间短路试验;进行了发电机转子静态及动态匝间短路试验,未发现异常现象;

综合上述实验,表明发电机8瓦轴承振动受励磁电流的影响较大,且满负荷中,轴振的小幅变化就能带动瓦振的大幅变化;表明该工况下轴承座支撑刚度不足的;励磁电流(或无功)越大,线圈膨胀量就越大,如果部分线圈膨胀受到阻碍而产生整体膨胀不均匀,则会表现为轴振增大;由试验结果看发电机励磁因素对轴振增幅较小(15um),分析认为励磁因素对振动有次要影响;计划针对轴承座的支撑刚度进行详细检查治理;

4、检修治理过程;

4.1发电机基础检查;

由于轴承落于发电机外端盖中,因此发电机定子基座与台版垫片接触有无脱空,将会直接影响轴承座的支撑强度;该检修检查发电机定子各搭角接触良好,定子基座与台板垫片用3丝塞尺均塞不进;检查发电机的滑销系统无卡涩现象;

4.2发电机轴承状况检查;

该检修重点对7号及8号轴承的安装状况进行检查,检查修前轴承安装是否达到制造厂的安装标准;主要检查轴承下部轴瓦与瓦座接触是否良好,红丹试点是否在75%以上;上部球面间隙是否达到制造厂设计要求;轴瓦与轴颈的接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具体的检修前后安装数据如下;经过检查发现轴瓦的下部接触较差,进行了修刮;上部轴瓦与瓦枕的球面间隙异常偏大,进行检修处理;

检修前后数据对比

5、结论;

通过逐个分析排除影响发电机振动的主要因素,发现发电机8瓦处的轴瓦球面间隙超标严重,经处理调整达到设计标准;机组启动后,发电机满负荷振动良好,最大不超过40um,振动数据如下表3;虽仍受励磁电流变动影响,但由于基数小,满负荷振动仍然良好。

参考文献:

[1]杨建刚,旋转机械振动分析与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张学延.汽轮发电机组振动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施维新.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及故障[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寇胜利.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及现场平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成文(1985-),男,福建宁德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2010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现从事电厂设备管理工作,联系方式:1860593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