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黄凤玲

黄凤玲四川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计算机组621000

一、引言

教育部自2000年颁布了名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从2001年起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至今,我国中小学基本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信息技术与我国教育现状的一些矛盾,实施的过程情况却不容乐观,呈现出诸多问题。

笔者基于自己对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理解,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现状问题,探讨具体的改革措施,提出了宏观的创新思路。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改革思路

1.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定位。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学必备知识和技能,与学科专业素养有着相同的地位,所以应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技术学科应用等相关课程设定为师范生必修课程,学科教育培养计划和实践具有与专业必修课相同的地位。

2.重新调整教育目标定位。

必修课是属于培养学生共性的一门课程,教育目标所确定的人才标准不是上限,而是下限。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目标定位在:“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应生活和学习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

3.有意义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混沌教育理念的科学融合。

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设计,学生的兴趣点、认知能力、知识建构本身就有差别,使设计具有的非线性、开放性、不确定、不可预知等特点。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做好教学设计,先要对教学对象做深入的调查,侧重三方面:(1)信息意识;(2)信息伦理道德;(3)信息知识技能和信息能力。

4.开放灵活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由一维转向立体化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线性或非线性教学设计模型,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获得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混沌理论对传统教学设计有所取舍。基础知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容易控制学生的学习,可采用线性教学设计模式。高级知识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为学习引导者,意义建构是教学目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创造性地运用线性与非线性教学模式,设置多维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多方面人才。“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来设计,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5.重视情感的教学设计。

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对于情感态度的评价很难以直观价值结果的形式呈现,情感态度的评价与情感态度的养成一样具有“过程性”。

6.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的评价是一种多方向、多形式、多维度的评价,在方向上,评价应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道德、信息化意识;形式上,可以包括书面考核、操作考核、作品考核、观察考核等形式。

三、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改革创新规划

该规划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学段实施,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主要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以迂回婉转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与理念的传播。

一年级到四年级不设信息技术课程,取消了课堂上明确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但取消信息技术学科,不取消信息技术熏陶。要用信息技术知识服务于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心态,把信息技术通过教师的使用以日常必备工具的姿态展示给学生。

第二阶段,在部分学科课程中穿插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文化的教育。

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个阶段也不专门地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但是适合于这两个年级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文化可以出现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比如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出现关于信息技术的科技文,历史教材中可以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数学教材中可以介绍简单的二进制知识,美术课程可以教学生计算机中的绘图工具等软件,音乐课可以教学生用计算机录歌曲。

第三阶段,设立信息技术学科。

七年级到九年级上学期,这一阶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教学,要充分利用和总结前两阶段的经验与成果,合理利用教材并且要因材施教。这里的“材”,不仅要考虑传统意义上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还要考虑学生所在地方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

对学习者而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重点之一,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应用也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有所提高。

第四阶段,现代信息意识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发展。

高中,把课程整合上升到理念整合的高度,教育中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学习”之外,更要注重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解,结合信息化,参照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学习”;(2)跨学科应用的能力建构;(3)现代信息伦理道德的形成;(4)信息美学意识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