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谢冶燕

谢冶燕恺德微创茶陵湘铁医院湖南茶陵4124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对55例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护理干预),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观察组并发症率(10.0%)低于对照组(24.0%)、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应用中,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微创保留胆囊术;

临床护理胆囊疾病如:胆囊息肉、胆结石等,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发展,目前临床对胆囊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效果也较理想,同时还能够作保留胆囊的处理,保留胆囊的生理功能,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1]。但在手术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手术的效果。笔者对55例微创保留胆囊手术患者展开了临床护理的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5例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彩超检查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未增厚,胆囊腔内单发或多发结石,胆囊未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2~58岁,平均(42.3±4.7)岁。其中胆结石18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3例,胆结石伴息肉伴胆总管结石1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4~60岁,平均(43.1±5.67)岁。其中胆结石16例,胆囊息肉6例,胆囊息肉合并胆结石2例,胆结石伴息肉伴胆总管结石1例。两组在上述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手术适应症①胆囊腔内结石为单发,或者是多发但结石数量少;②胆囊息肉为良性病变,主要是胆固醇息肉;③极个别发生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④所有患者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行手术治疗,并签署相关手术同意书[2]。

1.3方法1.3.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治疗,取仰卧位,采取气管内插管全麻,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后通过“三孔法”进行手术操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取出结石和炎性组织后,缝合创口,术后常规防止腹腔引流管。

1.3.2护理方法对照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根据患者的选择制定治疗方式;②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让患者简单了解手术过程以及麻醉方式,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③让患者增强营养,多摄取高蛋白质、高能量、低脂食物,加强身体抵抗力,保证睡眠;④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做好皮肤的消毒杀菌工作,在术前1天进行术前备皮;⑤术前12h禁食,4h禁饮,做好肠道的排空准备,必要时需行灌肠处理。术后护理:(1)患者需要吸氧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根据患者术后状况决定吸氧的时间,常规为3~6h,并监测患者生命指标。由于患者进行的是全身麻醉,所以需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的畅通,注意留置尿管的护理。(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术后24h内,伤口易出血,必要时进行加压处理;②肩背部的疼痛,残留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经,会导致肩背部疼痛,适当的对病人肩背部进行按摩,可减轻疼痛;③皮下气肿,由二氧化碳对腹部的填充引起,无需特殊处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转开腹手术,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为(30.1±3.2)h,平均住院时间为(4.2±1.2)d。

2.2两组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发生皮下气肿1例、恶心呕吐1例、伤口出血1例,总并发症率为10.0%,对照组发生皮下气肿1例、恶心呕吐3例、伤口出血2例,总并发症率为24.0%,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率比较,具体分析见表1。

表1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率比较(n;%)

注:由上表可得,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微创、术后疼痛小、恢复快及伤口美观等优点。在行腹腔镜、胆道镜下微创保留胆囊手术后,存在几个问题[3]:①胆囊部分切除时损伤胆管损伤;②胆汁从肝脏进入胆囊,从脂质代谢思路的发展来看,改变胆汁成分比胆囊的部分切除更合理;③肠肝循环和脂代谢受手术的影响,不能完全恢复。且胆囊部分切除后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常会合并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有:伤口出血、胆漏、皮下气肿等;其中胆漏和皮下气肿在临床上并不多发[4]。为了促进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文研究中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包含了术前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可看出,患者在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治疗后,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为(30.1±3.2)h,住院时间平均为(4.2±1.2)d,时间均较低;且观察组总并发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4.0%(P<0.05),差异显著。说明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住院时巨大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恢复。主要是因为临床护理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各方面的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患者若有心理方面的负担则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术后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预防护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5]。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80.0%,观察组为96.7%,说明临床护理干预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饮食等相关护理,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全面性和舒适人文性,进而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升。

综上所述,给予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患者饮食护理、术前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1]刘伟敏,陈艳丽,赵春花,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82-83.[2]朱绍凤,杨薇,于洋,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10-212.[3]孙斌.多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老年患者胆囊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43-5744.[4]赵旸.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82-883.[5]张晓华,唐松林,赵海生,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21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