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病人的体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脊柱损伤病人的体位护理

田书荣

田书荣(山西省沁水县人民医院骨科山西沁水048200)

【关键词】脊柱体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16-02

脊柱损伤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常需身体某部位的固定制动,活动受限,有时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甚至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理能力,因此脊柱损伤病人的体位护理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为此如何为病人提供既舒适、安全、省力,又保证其生理与治疗要求和预防并发症,本文就这个问题,在积累长期护理工作经验及结合人体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出若干护理对策,并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此内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108例脊柱疾患的病人,其中颈椎病人32例,腰椎病人48例,胸椎病人28例,其中颈椎术后有1例发生1度褥疮外,其余未发生因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2.护理

2.1入院时护理

患者由于伤前完全健康的人突然转变为病人,患者及家属心理恐惧,担心,因此,护士一定要向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工作,介绍该病的性质,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以往的成功病例等,调节好患者的心理状况,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2.2体位护理。

1)体位:应平卧于硬板床,颈柱损伤应保持头颈中立、平直位,防止向任何方向弯曲的原则,应用一薄枕理平后垫于肩、颈、头下,必要时左右各放一砂袋或颈围制动,围颈围者颈下的枕垫应理凹使之悬空,防止患部受压。胸腰脊柱损伤,在顾及脊柱曲线及病情的基础上,可在腰下垫5公分以下的薄枕,使病人更为舒适,以平仰卧位,左右侧卧交替,q2h1次。也可采取俯卧位,如有1例高位截瘫患者,由于不配合护士,导致骶尾部、双侧髂部相继发生皮肤破损,我们采取俯卧位[1],预防了并发症发生。

2)翻身法:有条件由1个护士配1个助手操作,无条件由1个护士操作即可。方法是先将患者两臂交叉置于胸前,两膝屈曲并翻向操作者近侧(需转向的一侧),操作者身体贴于床缘,两脚前后分开,一手插入枕垫下。手腕、前臂横置于患者枕、肩部,另一手放于患者臀部,以颈部为轴,协同翻转至近侧,尽量让病人向前倾,然后用3个枕垫分别垫于头、肩部的枕垫后,腰骶部及两膝之间,再作局部调整至病人感到舒适。若有助手,可站操作者对侧,辅以臀部的翻转及协助垫枕。恢复平卧时,先将患者两腿伸直放平,取出腰骶及膝部枕垫,操作者站在患者背侧,手插入枕下扶住头肩部,缓缓取走支撑在后的枕垫,将病人身体放平。在操作过程中不要拖拉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呼吸和表情,若有呼吸改变或不适应暂停操作。

3)四肢的放置。平卧位时:双上肢放于躯体两侧,双下肢伸直或屈曲,或自由放置于舒适体位。侧卧位时:双上肢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双下肢中位于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屈曲并用软枕或气垫垫至与同侧臀部等高或略低。俯卧位是垫俯卧位支架,双上肢自然弯曲放于头侧,特别膝关节下垫软枕。抬高下肢,踝关节部位垫高约40cm×30cm×30cm垫子,有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摆放过程中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和循环情况。且截瘫病人四肢应放于功能位,以利功能恢复。

4)体位护理对策: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加之疼痛,不便变换体位,易引起骶尾部褥疮,不正确的翻身可增加病人的疼痛或造成病理性骨折或加重骨折,甚至损伤神经血管,因此,我们主张发挥病人的自身潜力,指导病人定时解除骶尾部压迫,配合按摩,方法是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指导病人将健侧膝关节屈曲,以健侧下肢足底及双侧上肢上臂的手掌或肘部为三个支点,支撑起下段躯干,使臀部离开床面,护理人员酌情给予协助,并对骶尾部及受压处进行按摩,q1-2h1次[2]。

小结:体位护理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整个过程,一个良好的体位,就是人体各部位的位置所处的状态,能保持各组相拮抗的肌群作用平衡,没有过度的伸张或屈曲,各关节、韧带也能相应地保持稳定,不受过分牵拉,由于脊柱保持着人体的中枢N,躯体活动可引起脊柱的活动,体位改变使病人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协助,尤其是入院前几天和手术后2、3天,病人常常不能自行翻身,故体位护理是脊柱损伤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护士在自行护理时应遵循人体力学原理,使病人舒适,利于功能恢复,良好的体位,不仅可使病人舒适,还可缓解病人的症状,甚至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翻身是病人保持舒适体位必不可少的活动。在体位护理前应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说明体位和翻身的意义,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病人床上运动,提高肺活量及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由此也增进护患的沟通,从而提高患者治病信心,此外通过体位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诊断、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曹畅,刘秋秋,郭静等.骨外科手术俯卧体位的改进.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7(21).

[2]罗彩琴,袁华.骨科特殊体位及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1998,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