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3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李根宽

李根宽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岭煤矿筹建处,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8-088-02

一、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主体

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主体是指与企业存在一定的现时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因而为特定目的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需求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其中最主要的利益主体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内部经营管理者、政府、员工和客户等。由于与企业经济关系的程度不同,各利益主体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点和利用目的也就不同。

1.企业的投资者

企业的投资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投资者;二是潜在的、未来的投资者。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其权益的风险,投资能否增值,投资报酬或投资回报多少,能够获取多高的投资收益,这些决定投资者是否向企业投资,是否还要追加投资,是否需要收回或转让投资。同时,企业投资者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又是委托者,需要选择优秀的经营管理者作为委托对象。这样,投资者一方面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为选择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为此,投资者感兴趣的是企业的获得能力和投资回报率及风险水平。对上市公司的股东而言,他们还会关心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方面的信息也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良好的现金流转状况既可以使公司维持正常经营活动,又可以使公司在分红时能考虑分发适度的现金股利。

但是,由于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不同,对企业的控制和影响力也会有较大的不同。这种对企业控制和影响力方面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企业会计信息关注的差异。控制性股东和重大影响性股东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重要岗位上的人事安排、投资决策、经营决策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等,因此,他们往往关心与企业战略性发展有关的会计信息,如企业资产的基本结构和质量、企业资本结构、企业长期获取质量较高利润的前景等;而非控制性、非重大影响性股东则更关心企业的近期业绩、股利分配政策以及短期现金流转状况等。

2.企业的债权人

一个没有举债经营的企业之所以不能获得成功,是因为经营者不会利用财务杠杆借钱生钱。但负债过度又会影响生存和长期发展,因此举债又要适度。债权人就是向企业提供债务资金的组织或个人。从举债期限上,有短期长期之分。债权人一般关注企业偿还资金的能力,企业是否有条件和能力支付利息,债权人提供资金有无重大风险,企业对债权人供应资金的保障程度如何等等。出于对资金和收益安全性的考虑,各类债权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信用关系。但短期债权人与长期债权人又有差别,短期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关注企业有多少资产作为偿付债务的保证,特别是有多少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作为偿付债务的保证,特别是有多少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作为偿付债务的保证;对长期债权人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是企业连续支付利息和到期(若干年后)归还债务的能力,除应注意观察企业的偿债能力外,还要分析企业的获得能力。因为,从长远观点看,权责发生制会计下的报告利润与长期偿债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虽然短期内报表上的利润并不说明企业就有现金可以用来偿债,但是现金流量的大小,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所能获得的收入和必须付出的成本费用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长期债权人既关心资产负债表,又关心利润表。

3.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受投资者委托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负有责任。这个委托责任的完成和履行情况需要以会计报表的方式向委托人作出交代;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又需要借助财务报表了解企业内部的财务和经营情况,以便更好地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必须确保企业支付给投资者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及时偿还各种到期债务,并能使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既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他们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质量和效率、财务结构及其风险和稳定性、偿债能力、资产和资本运作效率,以及财务适应能力大小、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效、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对企业现有和未来的发展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

4.政府部门

现代社会,政府一般都肩负有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有效的发展。政府职能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信息系统来支撑。这个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政府部门包括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者和企业主管部门等。一般来讲,政府部门大多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理部门尤其如此。目的是了解企业经营和理财的经济过程和后果,以获得宏观经济管理控制和进行经济决策的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税务部门旨在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税源;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则是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与会计信息质量

1.从投资者角度分析

投资者注重会计信息对于投资决策的效用。作为企业的产权所有者,与企业最具利害关系,因而也最关心企业的会计信息,以便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获利情况、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将来的发展趋势、投资的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和收益等等。他们关心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因此他们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因为他们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最大。

但是以我国目前证券市场而论,另有一大类投资者并不在意股票是否具有内在的投资价值,也不在意能否真正获得来自上市公司的长期回报,他们所关心的是股票价值的短期波动以及在短期波动中实现低买高卖来获取利润。这类人在股票市场上被称为投机者。他们所占比重较大,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甚众;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为数甚少。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广大股民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使股价上升,因为这才是他们获取利益之所在。这一内在需求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经营者角度分析

经营者的地位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他既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同时又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经营者直接管理着企业,他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负直接责任,因而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其所用于内部管理决策的成本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一般较少存在失真现象;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存在于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其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利益驱动。这里所说的“利益”既包括企业利益,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有能力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的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力。

当然,企业并非完全拒绝真实会计信息而单纯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已逐步成为管理者、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为了满足企业管理的自身需要,管理者也要求生产真实会计信息。这就足以说明,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设置真假两套账,以分别满足企业利益的不同需要。从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中,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一致的地方,即对利益的追逐。曾有报道反映企业居然设置了七套不同的账薄,以分别应付各部门的检查,这一典型事例将利用会计信息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推向了极端。

(2)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经营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委托、代理双方各自的利益不同,导致双方的目标不同,代理人不可能完全按委托人的意图实施企业行为。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代理人有机会做出一些危害委托人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事情,从而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性,并可能带来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不利选择是一种事前行为,是指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最可能被选中的往往是最可能产生不利于投资者理性决策的误导性信息。例如,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重大事项及经营方针中往往对于公司债务增加、现金股利减少原因只字不提,奢谈诱人的投资远景和丰厚回报,这无异于给投资者开出一张空头支票。道德风险是一种事后行为,上市公司在获得圈钱成功后往往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的活动,从而置投资者于危险之中。道德风险问题引起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前的利益冲突也降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使股市持续低迷。

3.从债权人角度分析

债权人最关注的是债权能否按期收回,因此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尽早采取对策。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那么,是否所有银行贷款的所有过程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呢?恐怕未必。这里同样涉及到银行的利益问题。目前我国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接受贷款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如果说在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所要求的话,那么贷款发放之后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就不那么重视了。其中主要原因,一是银行内部业绩考核的需要;二是银行无法左右借款企业的情况。

4.从政府部门角度分析

从理论上说,政府部门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信息使用者,但有时由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出于某种特殊需要(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如果这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利的话。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政企分开,但实际并非完全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往往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个别地区或部门,由于某些领导功利思想严重,为了夸大自己的“政绩”,他们往往对企业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尤其是虚增利润行为采取默认甚至怂恿态度。.

会计信息失真,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其复杂。本文仅仅从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主体出发进行了探讨。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不能单纯靠一种措施,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利用。为此,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总之,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