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对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对比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对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李娇

李娇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使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治疗后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诺福韦酯在HBV-DNA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32-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乙肝的发生率也在升高。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我国乙肝患者人数也是居高不下,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情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临床表现有慢性肝炎。主要症状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1]。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伴有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等。乙肝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便,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患者需被隔离,给患者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创伤。本研究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男70例,女80例,年龄30~70岁,对照组男75例,女75例,年龄32~68岁,纳入标准:①治疗前5周内未使用过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剂;②患者在本院就诊,且确诊为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③患者年龄大于等于30岁;④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肝炎双重感染、药物性肝病、脂肪肝、失代偿性肝病;②患者合并肝硬化;③伴有心血管、泌尿系统及精神系统疾病;④患者对此次研究不知情;⑤患者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⑥患者年龄小于30岁。

1.2方法

治疗开始,患者均服用TDF(替诺福韦酯)[AspenPortElizabeth(Pty)Ltd,H20150589]24周,300mg/次,1次/d,24周后,对照组改服ETV(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52237),0.5mg/次,1次/d,观察组继续服用TDF,300mg/次,1次/d.观察48周[2]。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HBVDNA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比较

两组不同时间点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ALT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ALT水平为(203±98)U/L,治疗后ALT水平为(43±9)U/L。对照组治疗前ALT水平为(208±98)U/L,治疗后ALT水平为(46±10)U/L。治疗后,两组AL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的作用。可以通过磷酸化转化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的活性,能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其中病毒多聚酶的三种活性为:前基因组mRNA逆转路负链的形成,HBV多聚酶的启动[3]。替诺福韦是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病毒。具有潜在的抗HIV-1的活性。可有效抑制病毒聚合酶,能通过竞争与天然脱氧底物相结合,能通过插入DNA,终止DNA链。可有效抑制多种病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明显的汇管区炎症,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炎症细胞聚集会扩大汇管区,引起肝炎。乙肝的特殊性病变是汇管区炎症、界面肝炎。

在配合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患者应适度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以及病毒感染,食用蛋白质高的食物,高纤维、高维生素和富硒的食物。戒烟戒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关于该病的预防,应注意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接触病人后,应采取卫生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应对新生儿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受感染,更易患乙肝,所以也需进行接种。预防乙肝还有对医疗器械定期进行消毒。

本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治疗后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替诺福韦酯在HBV-DNA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贺,邢智远,孙风波,等.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0):882-884.

[2]林厚雄.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山东医药,2016,56(33):92-94.

[3]刘黄巧,何清,唐奇远,等.单用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比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5):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