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趣味的课堂导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巧妙设计趣味的课堂导入

谭越

吉林省集安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134200

导入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起点,导入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想让课堂趣味凸显,就必须在这个环节多下功夫。教师要避免形式化,要多角度创设趣味形式,把学生吸引到点子上,调动出学生的兴趣。

一、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能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工具,但对学生影响最大、最具直观性的仍然要数最本真的教学语言。对于自我思维意识还不充分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引导有助于他们巩固对知识的第一印象,而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与启发力也对学生学习产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凝练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以此来化解数学学习的单一乏味,可以利用比喻、比较等表达手法。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配合肢体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情等。

例如,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据调查,刚出生的婴儿平均身长0.5米,这是多长呢?我们先用分数来表示,那就是5/10米,也就是十分之几可以用零点几这样的一位小数来表示,仔细想想,那可真是很小的数值,小数点原来是代表小不点的啊。下面我们又来看看另外几个小不点小数吧。”这样简单直白又不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十分契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可以让学生们一下子就感受到知识点的趣味所在。

二、利用生动的儿歌、故事

小学生初步接触系统数学,难免存在着很多不适应。因此,教师的教学思路要紧贴学生的认知,有意识地将知识形成转换,用能够提起学生关注、学生熟悉的内容来打动学生。在小学生的世界里,故事、儿歌是吸引度较高也容易让学生迅速参与进课堂的形式,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枯燥的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使数学知识更加容易理解、易学易记。

例如,在进行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的教学中,学生们对人民币单位值概念和单位换算掌握并不熟练,甚至有的学生还觉得复杂。教师可以自编儿歌来强化学生们的印象,如:“人民币,三兄弟,元、角、分,齐相聚,认识它们也不难,十十换算记心里。”简单上口的童谣式儿歌,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乐趣。

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设计研究

张燕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830002

摘要:新课程对化学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作业过于强化习题解答的技能,改变习题过于对双基的训练等现状,要求作业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资源整合有效性

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课改的理念,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学校化学作业主要来源是书本后面配套习题和对应教辅资料上的化学习题,有84%的学生认为目前化学作业主要来源于书本和习题册。这在对学生进行化学作业类型的调查中得到印证,近90%学生选择习题册上的习题为化学作业,有近65%的学生选择书本后面习题为其化学作业,这些数字充分表明目前的书面型的化学作业比例颇高。笔者认为必须对现行作业形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使作业具有“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文化”的特征。

一、资源整合作业多元化——提高作业练习的有效性

作业作为资源的界定也有助于教师的综合开发利用,事实上教师没有这么多的精力能自行设计符合整个化学课程体系的化学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拿”或者“借鉴”,这里的“拿”和“借鉴”都要结合教师自己的筛选,结合当前班级的实际设计符合要求的化学作业。新课程实施的时间比较短,还比较欠缺符合新课程要求、切合课程标准的化学作业。教师设计的化学作业就能丰富作业作为课程资源的生成。传统化学作业的弊病之一就是机械重复,学生在这些机械重复的化学作业面前,鉴于教师的权威压力,进行着徒劳无功或者效益低下的作业练习。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设计的化学作业要力求避免作业设计的盲目性,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设计的化学作业应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突破传统作业机械重复的模式,设计丰富生动的化学作业。通过设计新颖、有效的化学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彻底改变过去机械、枯燥、繁重的作用形式。

二、教师团队引领作用——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化学组都有化学组长,组长要做好“领头羊”,带领各位化学教师进行集体的探讨,收集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集体的讨论研究。教师通过探讨,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每个教师都明白教学重点,从而在作业布置上就会有一定的侧重点。或者教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一道或者两道习题,经整个化学教研室进行集体协商,在保证习题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商讨,最终做好课堂备课工作和化学作业布置工作。同时,作为同一年级的化学课程教学,课程进度应该是基本同步的,每个班的化学教师应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工作。

三、作业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教师要加大对习题作业的研究力度,开发形式多样的作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对同一类习题进行比较研究,经过分析研究,在同类习题中总结出一两道具有生活意义的和巩固知识意义的习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性质之后,布置相应的思考作业:如果使氯气通过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为什么会产生此现象,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将作业转换为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理论表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化学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化学教学要强化思维的训练,体现化学教学的学科特色,发挥化学学科的根本功能。为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思维的一体性训练,还必须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开展有学科特色的、以课本知识为工具的思维活动,使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四、探究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自己经常布置一些带有科学探究意义的作业。这类作业自己分为短期题与长期题两类。其中,短期题在1~2天内解决,多为设计实验方案或理论性探究题,如学习完卤族元素后,自己布置了一道探究性作业:“如何证明食盐中加入有碘元素?”而学习“合成材料”一节后,自己建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到的购物袋,哪些是可降解塑料,用来作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这种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应注意适度及多给予支持与帮助。

五、改革习题布置方式,加大习题解题策略的教学引导

1.教学中引入新型习题的初期,应多加示范与例题剖析。例如:实施小结性作业,就在课堂上教师亲自完成1~2个小结性习题作示范,从小结思路到文字描述方式都详尽展示,便于学生模仿迁移。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也应做到条理分明,形式多样,有网络式、表格式、简图式、要点式,为学生完成小结性作业提供有用的易迁移的范例。

2.应适当花费时间授予学生解答新型习题的有效策略与方法。目前的开放性、研究性习题,从解题操作模式上可分为:记忆搜索型、理论规律探索型、信息迁移型、分类讨论型、应用问题型。

这类开放题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结构中调出与题意相关的知识来解答。解题时学生需要从已有记忆中进行快速探索,用以考察学生知识网络建立的有序程度与牢固程度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