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陈庆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流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陈庆波

陈庆波1,2

1.四川省叙永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46400;2.四川省叙永县妇幼保健院646400

摘要:近年来,尽管我国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流动人口的妇女生殖健康仍然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分析了流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流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卫生保健水平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发展,更关系到人口的素质和民族的繁荣。因此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对于逐步改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卫生服务现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外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共600名,采用面询的方式,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以保证调查质量。所调查的问卷经资料考核,有效问卷543份,有效率90.5%。将调查数据录入ACESS建立的数据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被调查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医疗保障情况其中26.3%的人认为健康状况很好,41.3%的人认为健康状况较好,29.3%的人认为健康状况一般,2%的人认为健康状况较差,1.1%的认为健康状况很差。被调查的543人中,只有12%的人享有某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另有6.3%的人购买了某种类型的商业保险,绝大多数人并未被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所覆盖。

2.育龄妇女相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妇科检查率:543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中,有161名在过去的一年内做过妇科检查,妇科检查率为29.7%。产前检查率:在被调查的543名育龄妇女中,有251名已经怀孕或生育过孩子,在这251人中,有140名在最近一次怀孕期间曾经进行过产前检查,占55.8%,仍有44.2%的人在最近一次怀孕期间未做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率:251名已经怀孕或生育过孩子的育龄妇女中,有81名在产后的42天内接受过医生或者护士的访视,产后访视率为32.3%。

3.影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为了控制因素间的交互及混杂作用,该调查筛选9个有意义的变量进行赋值,对影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一般卫生服务和育龄妇女相关卫生服务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对妇科检查率有统计学影响的变量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以及是否购买商业保险;而对产前检查率有统计学影响的变量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具有医疗保险、是否购买商业保险。

三、讨论

1.影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一是文化程度。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文化程度对于妇科检查率影响logistic回归结果P值为0.005,对产前检查率影响Logistic回归结果p值为0.004,均小于

0.05,不难看出文化程度对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妇产科卫生服务利用具有显著性影响,文化程度高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卫生服务利用程度高。该次调查发现,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她们的医疗卫生知识贫乏,保健意识差,因此影响了她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二是婚姻状况。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还显示婚姻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产妇卫生服务利用的又一重要因素,未婚者对于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最低。婚姻对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可能由于几方面原因例如配偶的文化程度、婚后个人意识的改变等。三是医疗保障。保险的覆盖状况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被调查人口中,绝大多数人并未被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所覆盖,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其医疗保障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关注。目前在针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但是由于知晓程度或不符合申请条件等原因并未普及。因此,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适当降低综合保险卡的申请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覆盖程度,进而提高流动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四是收入状况。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水平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的报道不一致。这可能一方面与女性对于收入分配的意识有关,另外一方面可能与目前上海市针对低收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保障性政策的实施有关。

2.妇科检查在育龄妇女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妇科检查对于诸如妇女较为多发的乳腺癌、宫颈癌等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非常有效,定期开展妇科疾病检查可以降低因妇女生殖系统肿瘤、感染及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对于提高妇女预期寿命及降低因此产生的疾病负担非常重要。对生殖健康非常关注,积极参与政府举办的生殖健康宣教活的妇女能主动参加妇科病检查。并且孕产期健宣教能有效提高妇女营养保健知识水平,从而改善妇女孕产期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所以对于计生部门的宣教活动更为关注的流动育龄妇女,也更可能做妇科检查。由此看出,除了受到人口学等因素影响外,妇科检查还与计生部门、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等政策和宣教活动有关。流动育龄妇女生殖保健质量与计划生育服务密切相关。生殖健康包含了计划生育服务的内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之间相互促进,互相制约。因此,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应该在流动育龄人口的流入地,通过社区或流动育龄妇女的工作机构实现其保健服务利用。通过签订计生服务管理协议,指导和提高他们的妇女保健知识水平,并强调以在流入地开展妇女保健服务为主的模式,把流动育龄妇女保健服务纳入社区、街道的日常工作中,建立适合于流动育龄妇女的医疗保健工作机制,为流动育龄人口提供更为切实可行、人性化的妇女保健服务。提高外来从业人员的综合保险卡的覆盖程度,进一步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看病贵、怕看病的压力。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通过完善并有效执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卫生服务保障性政策,提高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关注流动人口女性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针对流动人口妇女的经济情况,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费用低、效果好的防治措施,可制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以保障流动人口妇女不因经济困难而耽误病情。

参考文献:

[1]杜敏霞,任利华,姚桂英,等.农村育龄妇女孕前保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27(8):1030-1032.

[2]许雅,陆佩霞,周舒东,等.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满意度及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28(14):2258-2261.

[3]孙彦玲,乔慧,李宁.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6,29(4):6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