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孙野

孙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65.1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效果

缺血性心脏病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容易导致心力衰竭、慢性心肌缺血,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比较大。缺血性心脏病是指由于人体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堆积在动脉内膜上,导致粥样硬化病变,血流受阻,心肌缺血。该病的临床治疗措施较多,包括中医、西医、外科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要比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方法治疗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和重大心、肺、腹疾病。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6.2±7.5)岁。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类型、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3次/d,口服,连续4周为1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口服,连续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随访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等,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

3讨论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引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乳头肌缺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循环血流受阻,心肌血供不足,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梗阻程度严重者可引致心肌梗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心血管疾病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近40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目前在各类心脏病中居首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已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加重:一是改变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二是进行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三是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这其中,药物治疗是其他治疗的基础。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动脉和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的左室舒张末压,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量,从而缓解由于心脏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但长期运用可以产生耐药,从而影响临床运用。

研究表明,本方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此外,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能扩张血管,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临床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被长期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外用单纯西药,且能减少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明显,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优于西药,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发挥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惠,南亚昀,傅启武.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666-667.

[2]林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1764-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