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在检查颈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意义李小倩王永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超声技术在检查颈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意义李小倩王永娟

李小倩王永娟

李小倩1王永娟2

1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2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2627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超声技术在检查颈动脉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脑血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超声组给予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斑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检查,比较斑块检出率及回声强度、峰值流速、IMT增厚率、RI、颈动脉狭窄率。结果:经过检查后得知,针对颈动脉呈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技术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超声技术检查,能有效确定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数据,为早期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超声技术;劲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其主要与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不仅仅在于长大后堵塞局部的颈动脉,它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1]。笔者选取我院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给予超声技术、常规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脑血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29.34±3.9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30.45±4.3岁,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给予超声检查时,协助患者平仰卧位,充分暴露患者颈部,将头偏向检查对侧,直接在颈部设置超声探头,结合短轴与长轴切面进行检查,由上至下实施连续扫查,声束夹角和血流之间的角度应小于60度。探查双侧颈部的总动脉起始段、颈内颅外段、分叉部、中段。若患者肥胖显示不清,更换凸阵探头进行探查[2]。

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超声技术检查,按照图像灰阶变化情况,检查结构部位。

2.结果

检查90例脑血管患者后,研究组给予超声技术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测。

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峰值流速:研究组颈总动脉为0.56±0.21、颈内动脉为0.56±0.38,对照组颈总动脉为0.62±0.61,、颈内动脉为0.66±0.63。RI:研究组颈总动脉为0.74±0.08、颈内动脉为0.68±0.09,对照组颈总动脉为0.76±0.09、颈内动脉0.68±0.09。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研究组的粥样硬化斑块明显比对照组较高,超声技术检出率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颈动脉是人体通向头面部的主要动脉,正常时它供给脑组织85%的血液。高血压、动脉硬化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尤其是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由于血流动力学的缘故,血流在此容易形成涡流,久而久之涡流会损伤该处的动脉内膜,血小板、脂质成分在损伤处沉积,慢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斑块的成分较为复杂,通过组织形态学表现,主要包含炎性细胞浸润外膜、纤维帽、斑块新生血管、脂质核心,根据声像图表现,动脉的管壁三层结构均消失,不平整的内膜粗糙,增厚呈不规则趋势,斑块形态呈大小不一,管腔的狭窄程度不一致。针对颈动脉斑块,早期斑块发生IMT增厚问题,软斑块的回声较低,硬斑块的回声增强,声影伴随后方,兼之混合斑,使得溃疡斑块的回声不均匀,斑块内的血流充盈缺损,没有血流信号时,可考虑属于闭塞症状[3-4]。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脑梗死、高血压等疾病患者,颈动脉呈显著硬化,病变程度同血流量、速度减少呈正相关。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斑块面积随之增大,加重了硬化程度。利用超声技术,可实现重复检测,安全率高,有效检测颈动脉组织学变化、斑块大小动态变化。同时,超声技术动态监测斑块变化,提供稳定性、斑块性质的判断依据。针对脑梗死、冠心病人群的临床诊治、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智光.冠心病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版社,2001:131-132.

[2]杨玲,薛世荣.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消退作用比较[J].广东医学,2008,29(6):1041

[3]ZoppiMA,IbbaRM,FlorisM,etal.Nuchaltranslucencymeasurementatdifferentcrown-rumplengthsalongthe102to142weekperiodforDownsyndromescreening.Prenatiagn,2005,25(5):411-416.

[4]rlandiF,RossiC,OrlandiE,etal.First2trimesterscreeningfortrisomy21usingasimplifiedmethodtoassessthepresenceorabsenceofthefetalnasalbone.AmJObstetGynecol,2005,192(4):110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