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渗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感恩教育渗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

王伯春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三小学266000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看重学业,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没有过多地对孩子的人格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使得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人格水平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很多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得到有效树立。此外,因为学校教育的重智力教育轻德育教育,很多学生觉得只有自己取得优秀的成绩才是王道,而对于家长和父母没有感激之情,纯粹是为了达到自己心安理得享受的效果。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最接近孩子们的德育教育课程,也是最普遍实施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终彻底激发起学生本有的感恩意识是不可或缺的。

1.珍惜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也是属于一种感恩的表现。

2.强化责任。在感恩教育中,承担责任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十来岁的人,他是父母的孩子,是学校的学生,也是社会当中的一个完整的个体,享受着固有的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孝顺父母是责任,好好学习是责任,热爱祖国更是责任,当一个孩子把这些责任都承担起来,他也学会了感恩。

3.学会和谐相处。和谐相处,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有一个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往往忽略——即人与自然实现和谐。我们生活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大自然无私的给予,我们当心存感激。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最大意义上的感恩。

二、丰富教学活动,践行学生感恩实践

众所周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对于感恩,不仅属于一种品德,也作为一种责任而存在,所以,对于学生品德教学,需要不断开展感恩教育,这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使得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尤其逐渐趋向功利层面,一些情况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即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等,针对小学生来说,一旦长时间生活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下,最终让学生形成不积极的思想,甚至学生根本不会去感恩父母、感恩师长,以及回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力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在其具体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使其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教师的组织、开展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逐渐体验出感恩的意义,针对具体的感恩教育活动来分,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具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进程中,教师要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各种专题性讲座,并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感恩的实践当中,最终让学生形成感恩的意识。

教师通过先进的事迹去感染学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发生汶川大地震之后,有一个志愿者队伍,即13名唐山的农村兄弟组成,其积极投入到了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来,之所以他们这样努力,是因为他们深深记得在唐山地震时候全国的人们,能够及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等,这些方面体现出学生感恩的表现。另外,以“感恩”为主题,还可以开展一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引导学生在课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学生,比如,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洗脚、送茶水,或者为父母修指甲等等。

三、开展家庭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情怀

当前,在学校的大多数小学生均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孩子生活的条件非常优越,具有良好的生活氛围,比如,这样的家庭总是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但是,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所以,目前很多孩子学不会如何去关爱别人,甚至大多数小学生对父母不尊重,往往呼来喝去,一旦遇到不顺心,学生就会生气,时间久了,这些孩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根本不懂如何去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等。因此,为了开展感恩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来进行,使得父母更加称职。例如,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家长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懂得如何去感恩,比如,自己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要懂得这些帮助者的恩情,在必要的时候再回报对方等等。

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才能懂得如何去感恩,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从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

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学生学会感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