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与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与技术探究

李凯

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152205

摘要:由于容器可以将根系保护得比较完整,应该有比较好的造林结果,然而自始至终都没有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会出现劣质根系等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林业育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理论与技术;育苗容器

1选用不良容器造成的危害

人们通常认为选用容器来育苗造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由于容器可以将根系保护得比较完整,应该有比较好的造林结果,然而自始至终都没有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会出现劣质根系等。根系会出现发育不良问题,将会造成最后成活的树苗没有主根,锚地也会不牢或主根生长缓慢、停止生长或其抗病能力减弱等。如果选用此类坏根系营造的幼苗作为林分,那么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

2科学有效的容器式育苗方法

2.1合理选择容器

无纺布的容器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容器之一,其制作的过程最主要的特点是:选用无纺布以及轻基质材料,用机器制造出具有透明底部的育苗容器,机器可以完成装填基质、切段成型以及焊接布缝等过程,这些是用在移栽育林苗或者进行下种、扦插等。容器的成型机还要附带一个大的料斗,其用在基质的供进上;成型筒内装有一个推进的螺杆,筒的外表面还有一个无纺布卷,筒的上方分布了一个电烙铁,成型的筒端还有一个斜型的开口,螺杆在输送一定的物料时,无纺布会自动重合,同时,烙铁会将它们粘合。在成型筒的底端有无纺布卷挂着。通过装料、粘合,以及成型等一系列操作之后,容器从机器内推出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电子部件数控部分的自动控制,采用一个无齿锯片并且按照计算好的长度将其切段,再将它们放在出口处的平面之上,工人就能直接取出装箱。

无纺布的育苗容器还具备一个特点:根系的穿伸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因此也不会出现缠根的现象。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好的功效:造林后不会产生蹲苗期,也就是说当苗刚入地时就会呈现爆发式生根,地面上的部分长势也十分迅猛。这是目前为止,其他的容器苗一直都不可能实现的。其中的原因包括:幼苗在伸出了容器壁之后再通过切根会生长成为粗壮的愈伤组织,此时和土壤的湿气有接触,就会立即吸收,苗木就会开始迅速繁衍。愈伤组织原本都会成为根,但在育苗过程中会发生断水,使得向外的露出部分比较干枯,内部还在提供营养,这样就会形成蓄势待发。此类愈伤组织在现在的育苗观念中占有较高的地位。需要补充的是,选择了无纺布的容器育苗,同时还要选择一些与之相对应的容器箱,否则就使得选择的无纺布容器毫无意义。

2.2选择有效的育苗基质

选择以上提到的相关机器生产无纺布的容器,应该把一些有机质选为育苗的基质,且不允许掺加进入任何粘土。制取此类基质所需要的基本原料主要包括树皮、稻壳、甘蔗渣、糖稀、椰糠、锯末、泥炭、秸秆等,甚至是炉灰也行。这些原材料要在使用前先粉碎,然后再充分进行腐熟。动物的废弃物,在充分腐熟后还要掺加入植物有机质中,最好有机质就是北方地区的松树皮以及水藓泥炭等。椰子壳也有着长纤维,很难被切断,就应该注意将其腐熟透。

大多数苗圃都采用了黄土以及添加生的稻壳作为培育基质,这样可以用在扦插育苗上,但最终却没有取得好的预期效果,有时还会由于生稻壳中含有很多的病菌,使得插条的生根被破坏。选用有机质作育苗基质,必须关注它的理化特性,如果是用在培育南方地区的树种,一般会使用酸性偏高(最适pH值在5~6之间)。如果是选择在北方的基质上培育南方地区的树种,这样一般不会有很高的成活率。

将有机质选作育苗的基质,使用前应该先加入消毒剂、珍珠岩、缓释肥、蛭石等,再进行均匀混合。假若无纺布是一种理想的材料,成型机也是一种理想的设备,那么基质也就是最核心的构成了。轻基质,不但要求质量要轻,利于进行上山造林,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培育较为粗大的根系。

3现代林业育苗理念

3.1分析桉树根部以及平衡根系和卷根苗的生长差别

幼年期的桉树出现卷根。这是由于将组培小苗转移到不良的容器内(或者塑料袋)时导致的,在移栽过程中用手指往下面压挤,最终就形成了幼苗卷根。此现象在实际的林业育苗中十分常见。

分析平衡根和卷苗根的生长差别。其研究对象为2株(也可以说是2块林分或2批树木)同种、同龄、同时移栽到同一块土地上的树木,并且具有相同的遗传品质。其不同之处在于2株树是在育苗时采用不同技术,左边的那株是采用的平衡根系式容器进行育苗,右边那株则是卷根苗。这样在生长的时间完全相同时,左边的树木可以长到接近数米高度,但右边树木则已经完全挤压为下木。主要原因是左边树木拥有着分布广泛的根系,但右边的树木只能利用非常小的营养空间。

上述表明在育苗过程中有关根系问题的必要性,特别是利用容器进行育苗时。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容器进行育苗才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针对桉树等一部分深根性树种,它们的卷根一般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如果条件批准,桉树的根最好要扎入到地下20m以汲取水分和营养。但是,它的根系如果窝为一团后,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3.2现代的容器育苗的概论

该理论的框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采取幼化技术,在种植的大棚中构建采条母株,采取工业化生产方式培育优良的插条。此类生产方式主要归于流水作业,要求每天进行。采条母株一般选择组培苗进行建立,这是因为在组培处理时幼化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培育母株的最佳方式是选择盆栽,当然池栽也行。栽盆不需要太大,重点要有良好的基质。以桉树为例,把组培苗转移到花盆之后几天才可以完成采条的结合,并且开始进行整形,也就是培养树冠。之后将顶芽剪去,这样能够促进腋芽的快速萌发,可以形成多枝的冠层。

第2部分:制条、采条、扦插、光照、喷雾、水肥管理、空气切根等一些步骤。好的插条一般附带顶芽并还带有叶子的半木质化的枝条,重点是可以形成空气切根和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以及支撑的根段越粗越好,这是在造林后快速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储备以及新根发育依赖的营养基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概念。

第3部分:容器的类型和育苗的设备。应当把选用不卷根、易穿透、单体的育苗容器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尤其是不能选用装黄泥沙的塑料容器。南方地区在育苗时期选用最多的就是“辣椒管”,但它的容积一般过小,不能用来培育粗壮的苗,提倡尽早舍弃。其次,一个合适的单体容器,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容器箱相结合,才有可能得到预先设想的效应,如果容器较容易就穿透了,并且容器又使得它们缠绕在一起,就将完全抵消了科学容器的效果。

第4部分:育苗基质选择。比较好的基质不需要太过于肥沃,只需要有较强的持水性、通气性以及输送营养的功能。好的基质因为在毛细管孔内部存在很多水分可以供植物进行利用,因而即使容器外部环境很干旱,苗木也不可能出现枯萎的现象。

第5部分:借助一些外源激素或者引进同化作用来促进苗木生长以及根系发育。

上面提到的几个部分是容器育苗概念的核心。该5个特点的集中体现,就称作“平衡根系”。因此现代的育苗理念的主体内容讲的是“平衡根系的容器育苗”。

4结语

林木育苗无性繁殖需要提高幼苗生根率以及改善根系质量,二者具备同样重要的意义,应该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此外,科研人员还应加大林业育苗的理念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切实改善我国林业育苗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0(5).

[2]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3]吴德军,杜华兵.林木平衡根系育苗技术与育苗容器成型机使用方法[J].山东林业科技,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