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周法联合理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补肾调周法联合理疗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宏宇徐红

刘宏宇1徐红1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山东枣庄277102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联合理疗(PHINEX-ML36)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探索出安全、有效不孕症治疗方法,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方法:收集我院240例肾阳虚不孕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A组予中药补肾调周联合理疗,对照B组予以单纯理疗;对照C组予单纯中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变化及受孕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内膜均比治疗前增厚,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对照B组与对照C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Ⅱ型、Ⅲ型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对照B、对照C组Ⅱ型、Ⅲ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妊娠率分别为51.25%、26.25%、35%,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补肾调周法联合理疗能有效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

【关键词】补肾调周法;理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642-02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一年未妊娠者。西医认为子宫内膜过薄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多为口服激素治疗、中医针灸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本课题将中医补肾调周法与理疗结合,观察其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240例肾阳虚不孕症患者,年龄21~4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各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平均年龄(29.5±6.1)岁,对照B组(29.4±5.6)岁,对照B组(29.5±5.6)岁,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诊断标准[1]主症: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次症:精神萎靡、夜尿频多、下肢浮肿、动则气促。舌脉:舌质黯淡苔白,脉沉迟,尺无力。具备以上主症2项,兼备次症2项,参照相应舌象、脉象者可辨为肾阳虚型。

西医诊断标准: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1年未妊娠者[2]

1.3排除标准①生殖系统炎症和器质性病变;②生殖系统发育异常;③子宫输卵管检查不通畅;④血清免疫抗体检查异常⑤近3个月内接受激素治疗;⑥配偶精液检查异常。

1.4治疗方法治疗组A组予中药补肾调周联合PHINEX-ML36治疗,对照B组予以单纯PHINEX-ML36治疗;对照C组予单纯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变化及受孕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依标准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膜均比治疗前增厚,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B组与对照C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对照B组与对照C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血流变化比较

三组治疗前子宫内膜血流Ⅰ型、Ⅱ型、Ⅲ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Ⅰ型治疗前后血流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Ⅱ型、Ⅲ型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对照B、对照C组Ⅱ型、Ⅲ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三组患者受孕率

三组治疗后妊娠率分别为51.25%、26.25%、35%,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孕症中医有“不孕"、“无子”、“断绪”等名。可分为痰湿、肾虚、瘀滞及肝郁4型。其中肾虚型最为常见。

补肾调周法基础方为具有补肝肾,益精髓的熟地、山茱萸、山药,川断配合温补肾阳的杜仲、羊藿、菟丝子等组成,根据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节律于经间期、经前期加入丹参、三菱等活血化瘀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肾中药可增加子宫血液供应,活血化瘀类可调节子宫的血液循环,改善内膜的营养状况。亦有实验研究表明补肾类方药能通过改善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表达,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3-4]。

子宫内膜容受性受内膜厚度、形态、血流供应、局部内分泌状态、生长因子的分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5]。PHINEX-ML36可通过血动力激活和血动力加速促进盆腔血液微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加子宫内膜及卵巢的血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本课题将两者相结合,结果表明有效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且比单一治疗方法更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20.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12.

[3]宋殿荣,刘亚琴,张崴,李沛霖等.补肾活血方中药对妊娠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36(2)“161.166.

[4]赵小环张学红.补肾滋肝调经汤改善高雄激素雌鼠子宫内膜容受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56-5158.

[5]门殿霞,刘望彭.经阴道超声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