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支抗与常规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种植体支抗与常规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疗效比较

秦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微种植体支抗与常规口内加强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及软组织美学分析结果变化,评价微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方法:双颌前突患者40例,采取拔牙矫治方案,随机分为种植支抗组和常规支抗组矫治。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美学分析和比较,明确不同支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种植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7.18、5.79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3.59、2.8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3.19、2.15mm;常规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4.56、4.32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1.87、1.7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1.82、1.55mm,种植支抗组内收效果较常规支抗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矫正双颌前突及改善软组织侧貌方面优于传统常规支抗。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腭杠腭托支抗;双颌前突

成人双颌前突畸形严重影响美观,矫治的目标是减轻前牙突度,改善侧貌面型。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难以避免后牙支抗的丢失,不能满足需要绝对强支抗的病例。微种植体支抗(micro-implantanchorage,MIA)系统是以骨骼作为支抗力的直接承受者,在矫治双颌前突患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拔牙间隙内收前牙,改善患者面型,协调磨牙关系,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1]。本研究比较了两类支抗方式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正的疗效,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疗效预测提供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安氏I类错颌双颌前突患者40例,采取拔牙矫治方案,随机分为种植支抗组和常规支抗组矫治,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开始矫治年龄18~28岁。双颌前突患者纳入标准为:,恒牙列,磨牙中性关系,上下颌中切牙唇倾,切牙角小于120°,侧貌面中份较突。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美学分析和疗效比较,明确不同支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1.2方法20例患者采用常规口内支抗加强设计完成治疗,设为常规支抗组。常规采用上颌腭杠+Nance托,下颌舌弓加强支抗。20例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microscrewimplantanchorage,MIA)作为支抗辅助正畸治疗,设为种植支抗组,采用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自攻型微种植支抗,直径1.5mm,常规选择长度8mm。每位患者均采用4颗种植支抗钉,局麻下切开粘膜植入种植支抗,上颌种植部位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之间,植入方向与骨面成40-50°夹角,下颌种植部位为下颌第一与第二磨牙之间,植入方向与骨面成20-30°夹角,术后拍摄牙片确认种植成功。?

1.3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采用0.022英寸(0.56mm)MBT金属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常规牙列排齐后,应用0.018×0.025英寸(0.46mm×0.64mm)不锈钢方丝滑动整体内收前牙,适度摇椅弓控制前牙转矩,通过镍钛拉簧加力,每侧加力为150g关闭拔牙间隙。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和全颌曲面断层片,测量矫正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研究主要参考平面为X平面:即为上腭平面;Y平面:通过翼上颌裂点Ptm作X平面的垂面。测量线距为:1、上唇突度;2、下唇突度;3、上切牙突度;4、下切牙突度;5、上牙槽突度;6、下牙槽突度,分别为上唇突点,下唇突点,上中切牙点,下中切牙点,Pr点,Id点至Y平面的垂直距离;7、上唇-E线;8、下唇-E线,分别为上下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其中1,2,7,8反映唇部软组织变化,3,4反映牙列变化,5,6反映上下颌牙槽突变化。患者正畸前与正畸后的数据差值作为统计学研究数据,共计8项测量项目。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支抗组的测量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支抗方式对于测量项目的影响,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种植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7.18、5.79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3.59、2.8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3.19、2.15mm;常规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4.56、4.32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1.87、1.7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1.82、1.55mm。种植支抗组患者在牙列、牙槽突及唇部软组织的矫治效果优于传统常规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面部结构的协调性是构成美貌颜面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影响面下部美貌颜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鼻、唇、颏结构形态的协调[2]。双颌前突患者治疗的原则是合理地移动牙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前牙列及牙槽骨的形态以及位置关系,改变前牙突度及覆颌、覆盖关系,改变唇齿关系,使唇的形态和位置发生改变,鼻、唇、颏三结构趋于协调[3],面中部的突度产生美学变化。

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成年患者,颌骨生长发育已完成,减小生长发育对颜面部形态的影响。本研究中,代表牙列特征的上下颌切牙切端均有显著内收,两种支抗方式均可以产生明显的牙列内收效果,种植支抗组比口内支抗组内收切牙更明显。代表牙槽突特征的上下牙槽突点均有显著内收,表明两种支抗方式均能对牙槽突的改建产生积极影响,且种植支抗组内收牙槽突更为明显。反映唇部软组织美学形态的上下唇突点均出现内收,上下唇相对美学平面显著后缩,种植支抗组矫正前后的变化值更明显。这与多位研究者的结果一致[4,5],表明种植支抗对于双颌前突的牙列,牙槽突及唇部软组织的改建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LeeJS,ParkHS,KyungHM.Micro-implantanchorageforlingualtreatmentofaskeletalClassIImalocclusion[J].JClinOrthod,2001,35:643-647.

[2]HoiH,NakataS,NakasimaA,etal.Effectoffacialconvexityonanterior-posteriorlippositionofthemostfavoredJapanesefacialprofiles[J].AngleOrthod,2005,75:326-332.

[3]ColmanGG,LindauerSJ,TuferkciE,etal.Influenceofchinprominenceonestheticlipprofilepreferences[J].AmJOrthodDentofaicalOrthop,2007,132:36-42.

[4]刘月华,刘晶,李强,等.种植体与横腭杆支抗对减数正畸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比较[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44(8):454-459.?

[5]敖妮娜,华先明,孙培培.微螺钉或横腭杆支抗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3):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