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比赛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1

羽毛球比赛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马辉锦金慧侠

马辉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金慧侠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羽毛球选项课运用比赛法教学进行了研究。比赛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课羽毛球教学比赛

【中图分类号】G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28-0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等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障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更好地进行,许多高校纷纷采取了专项课分班教学法,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老师、上课时间等。羽毛球选项课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选修人数多,羽毛球场地不足这就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更好地解决此问题,本人采用了教学比赛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比赛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并为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奠定基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9级羽毛球选项课的300名女生为总体样本,按照随机的原则选择两个女生班共60人为授试者。一班为对照班30人,一班为实验班30人。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等进行了调查,对两个班的相关指标进行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分班合理(见表1)。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吉林建筑工程学院60名受试对象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93.3%,卷有效率在50%为一般、60%为良好、70%为优秀,本次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3.3%,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2)对比实验法。按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羽毛球教学大纲,对照班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先动作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分组练习,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纠错以及技术评定;实验组主要采用的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教学比赛的教学方式。学期初,教师可以将学生按技术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循环赛,前10名同学为一队,中间10名同学为二队,后10名同学为三队。到期中教学检查时,比赛采用晋级和末位淘汰制,比赛的前三名依次上升到上一个组别,后三名依次下降到下一个组别。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娱乐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裁判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运动水平进行评定,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与调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根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大纲,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17次课34学时的教学实验,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羽毛球成绩进行测评,并对其技术动作进行评定。测试采取考教分离的形式进行,都是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测试。测验成绩取各班的平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后,其结果见下表2。

2.结果分析

从上表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无论是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还是采用了比赛法的实验组,技术动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在羽毛球选项课中运用比赛法在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上的效果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三分析与讨论

比赛教学法在羽毛球课中的运用因为有良好的比赛氛围,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在上课时会分析教师的每一个讲解,认真地观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从某种程度上看比赛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水平,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有助于运动技术的学习,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

比赛教学法对于学生在自信程度、成功体验、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比赛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发现了自信感和成功感。教师应把生生之间的竞争为其主要动机,转变为挑战自己的动力和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作为首要目标,从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比赛教学法增强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频繁的信息交流中就不自主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探索者,同时增加了同学间的情感。

四结论

比赛教学法是一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选项课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了体育的竞技性和娱乐性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水平,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有助于运动技术的学习,在提高学习技术效率的同时对学生在自信程度、成功体验、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比赛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间交流的单方面性,形成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甚至是师生间的多项交流以及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生生间的多项交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