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杨春风

杨春风(黑龙江省双城市同仁医院1501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151-02

【摘要】目的观察自似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立保克(对照组19例)及清脑抑眩汤(治疗组20例)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脑抑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黏度可能是其治疗学机制之一。

【关键词】清脑抑眩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用自拟清脑抑眩汤治疗此病39例患者,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中医诊断参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制定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部分内容[1],西医诊断参照有关文献标准[2]。纳入病例:(1)年龄40岁以上;(2)符合脑血管病发病规律;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常呈反复发作性,体位性眩晕,常伴视觉症状及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3)体征:眼颤、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4)颈椎X片或颈椎CT示颈椎肥大性改变或椎间孔变窄;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中医辩证属风痰上扰型;(6)配合治疗方案,病例观察期间未使用其他药物;排除:(1)有严重心、肺、肾疾病或多脏器衰竭者;(2)对本药过敏及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者;(3)孕期、哺乳期及其它疾病所致的眩晕。

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0~76岁,平均(60.5±11.47)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5.51~3.57)年,眩晕程度:中度6例,重度14例;既往史:高血庄10例,颈椎病者10例,脑动脉硬化者9例,中风者4例,高脂血症者9例。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3~74岁,平均(62.6±8.8)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5.63±3.87)年,眩晕程度:中度9例,重度10例;既往史:高血压者10例,颈椎病者10例,脑动脉硬化者9例,中风者3例,高脂血症者8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

1)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但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自拟清脑抑眩汤(茯苓50g、白术30g、半夏12g、龙骨30g、牡蛎30g、陈皮6g、天麻15g、竹茹10g、石菖蒲15g、白蒺藜15g)加减,恶心呕吐甚者加用生姜12g,若瘀象明显可加丹参20g、葛根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奥力保克10mg/粒,黑龙江澳立达奈德有限公司生产),每晚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

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参照《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标准[3];血液流变学及TCD指标[包括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和基底动脉(BA)]变化;一般指标(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1]有关内容。分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20例,临床治愈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对照组19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1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μ=2.834,P<0.01)。

2)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1。

3)两组患者TCD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椎-基底动脉TCD指标中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TCD的LVA和BA中3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脉动指数(PI)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测定结果比较(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内数据为例数。

4)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治疗后随访2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15.0%),对照组复发9例(47.4%),两组复发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5)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嗜睡、口干等,继续服药逐渐消失;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亏虚为根,肾阴亏损,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化火生风,阳化风动,挟痰上犯,蒙闭清阳,故而眩晕发作。因此本病发作时以“风”、“痰”症象为突出点。笔者自拟清脑抑眩汤以健脾运湿、涤痰熄风、止呕为治疗原则,方中重用茯苓、白术,以加强健脾固本之功以绝痰浊之源,气机升降失调得以调节,运化恢复。同时加用石菖蒲、白蒺藜针对眩晕发作时风痰标实之象突出其熄风涤痰作用。半夏、陈皮、竹茹、燥湿化痰止呕,龙骨牡蛎平肝潜阳,天麻熄风镇眩。全方标本兼顾,共奏涤痰熄风,健脾祛湿止呕之功,而使临床诸证得以明显改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天麻、茯苓、石菖蒲有镇静作用;天麻、白术降低血管阻力,扩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白术、白蒺藜有抗血小板凝聚;半夏、竹茹有镇呕作用。茯苓、白术有利尿作用[4]。

清脑抑眩汤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可能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机制之一。在治疗Vs、VD、Vm等有明显改善,提示本方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及血管速度;因此本方治疗眩晕的可能机制是通过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调节血压,降低血小板凝聚;改善前庭微循环,抑制前庭刺激,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并能镇静、止呕及利尿而起到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24.

[2]黄如训,梁秀龄,临床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5.

[3]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3(6):247.

[4]马清钧.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