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提升效能创先争优为民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作风建设提升效能创先争优为民服务

居朝霞

——传染病医院“大专科、小综合”转型发展期作风建设的思考

居朝霞(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2012年是“争先创优”提升年,是“三好一满意”深化年,更是作风建设活动年,如何更好的体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医院责任重大。医院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把“转变医疗服务作风、呵护群众生命健康、维护党和政府威信”作为落脚点,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和社会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

1以人为本促进效能建设,打造人民满意医院

1.1从缓解“看病繁”“看病难”入手,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就医时间门诊服务做到“早上提一提、中午连一连、下午延一延”,努力实现医疗服务全天候、无缝隙对接。挂号、药房、门诊、检验等窗口部门均提前半小时到岗,确保患者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开展窗口、诊间、出院、电话、网络、社区等多形式预约诊疗;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等部门推出患者随到随查,检查项目即时出具报告,大型设备检查项目当天出具报告,同时推出自动打印、电话查询等形式方便患者查询检验结果。门诊开展门诊慢性病病人、门诊特殊病人的鉴定审批、用药咨询、健康指导工作,方便患者就医咨询。

1.2从缓解“看病贵”入手,开展“三双”行动,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三双”,即双降、双控、双规范。“双降”:一是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二是降低卫生材料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双控”:一是控制医疗成本,将成本率纳入科室考核内容,二是根据省调控要求,以低于全市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为控高线;“双规范”:一是规范用药行为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力度,切实落实药事查房制度、专职临床药师查房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二是规范临床路径,为实现单病种成本管理打下基础。

1.3从解决“能看病”“看好病”入手,加快“大专科、小综合”的转型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一是优化人才结构。二是加强科教研工作。三是全面推进专(学)科建设。

2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1创新服务举措,建立文明服务缺陷管理体系医院在全院各临床科室、行政处室和其他各类服务人员中征集体现本科室、本部门服务特色的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作为评价本科室、本部门工作人员服务行为的基本标准。同时开展“文明服务自查自纠”活动,对服务“缺陷”进行查漏补缺。成立出院患者随访中心,落实二次随访制度,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和社会监督员制度,完善医患座谈会制度,打造一个开放、实时的医患沟通平台,全方位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反馈信息。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调研,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2.2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坚持公益惠民长效机制为方便患者就医,坚持实行“无假日门诊”;开展“四个有”服务(即入院有人接,出院有人送,检查有人陪,手续有人办)、“三多式”服务(对病人多说几句话化解病人疑虑,为病人多跑几步路减轻病人麻烦,为病人多动几下手减轻病人痛苦)、肝健康会员制优惠服务、节假日温馨义诊和惠民活动等温馨服务举措。同时,医院针对病人的特殊心理,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门诊;开展“患者教育日”活动,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做好支农与双向转诊工作,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系。切实履行全市HIV患者的咨询及免费抗病毒治疗申请、艾滋病并发症的诊治、会诊及职业暴露等职能,积极探索“红丝带之家”人性化服务,加强结防督导工作,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3夯实党风行风建设,打造清风正气医疗队伍

3.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和改进医德医风建设在全院职工中开展“医院精神在我心中”大讨论,在职能科室开展“我为临川做什么”大讨论,全面转变医院临床及机关工作作风;开展读一本好书,交流心得,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向陈静瑜肺移植团队学习活动,认真执行诫勉谈话制度,开展党政一把手谈廉政教育,观看《防患未然》警示教育片,增强全院职工抵制诱惑、遵纪守法、廉洁行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创新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提升医院行业形象。

3.2健全权力监控机制一是加强权力廉洁风险防控。二是权利透明运行。

3.3完善反腐倡廉制度认真贯彻卫生部陆续出台的《关于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的若干规定》、《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办法》、《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坚持“一岗双责”原则,与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书》,层层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实行药品器械购销廉政准入制度》的规定,坚决实行药品、试剂、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物品等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推行医药购销廉洁协议制度;实施医德考评制度,加大对医德医风的正面引导和监督检查,将“关爱病人、钻研医术、合理诊疗、精心施治、诚信守法、德技双馨”的规范要求自觉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