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要关注学生合理的价值需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品德教学要关注学生合理的价值需要

符卫东

符卫东

(渠县渠江镇第二小学渠县635200)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在现实的品德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以文本价值或教师自身价值为取向,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要。“道德与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整和引导人的价值选择,它引导着人的价值生活与行为,引领着精神的崇善取向。”我们在进行品德教学的时候,应关注学生生活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人的合理的价值需要和多元化诉求,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认识以及价值认知为出发点,不断促成学生价值观念的个性化构建。

一、正视价值冲突

日常生活价值观念与品德课堂的价值是有一定的出入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实际的生活价值观念难免会与我们的品德价值观发生冲突,这样的价值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生活是那么纷繁复杂,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使价值冲突永远存在。作为品德老师的我们,要从学生的价值需要出发,正视这一冲突,善加引导。

如我在上“节约用水”这一主题时,发现孩子们身处渠江河和流江河,认为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对水的浪费,于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切苹果”代表活动,告诉孩子们自己手中的苹果就代表地球上的水资源,然后让学生用刀切去苹果的二分之一(非淡水)、四分之一(被污染的水)、八分之一(被浪费的水)、十六分之一(被蒸发的水)……当孩子们觉得自己手中的苹果已经所剩无几的时候,都惊呼起来:“老师,不能再切了!水快被用完了,不够用了。”这时,老师拿起一小块苹果,削下了上面的皮,说:“这就是地球上我们人类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学生们惊呆了,此时,水资源原来如此稀少和珍贵!此时,这一观念已经在孩子心中扎根,要珍惜水,节约用水这一价值观念已会深植于孩子心灵了。

二、允许价值质疑

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前结构”或者“前经验”进行品德学习的,他们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判断和选择。比如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家会告诉孩子:“不要太老实,老实要吃亏。”“别人打你,你就要去打别人。”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也存在老实吃亏的现象,比如学生老实承认自己没有做作业的可能会挨批评,而撒谎说忘在家里的学生可能就能逃避责罚。可是在我们在品德课堂中教育给学生的价值观却是“诚实是美德”“做人要宽容”。当家庭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不一致的时候,学生就会对文本的价值观提出疑义。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学生已有的价值取向,采取不排斥,不评价的态度,才能使学生愿意讲述。当孩子对课堂上的价值观提出质疑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找准孩子价值上的疑点善加引导,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或者价值判断,纠正片面或错误的价值观。

三、善解价值困惑

小学生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虽然还很幼稚,但同样时刻建构着自己的道德结构,如果我们在品德教学中能多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发表的意见,在深入儿童的日常生活,找准学生的困惑点、兴趣点的基础上,以自己丰富的教学智慧,与学生进行沟通,“把学生价值取向的车轮,从消极、黑暗、阴冷的车道引导到健康、积极、有意义的阳光大道上来”。

《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中,我们讲到了环卫工人,当讲到环卫工人起早摸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整洁时,有一位学生忽然小声说:“既然环卫工人工作那么伟大,为什么在我们身边却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在做呢?”马上又学生在一边附和:“是啊,爸爸妈妈在我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总是说我‘考试这么差,以后只有去扫大街了’。”是啊,既然环卫工人对我们的生活来说那么重要,为什么却总会被爸爸妈妈当成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呢?这就是学生的价值困惑所在。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我们都去当环卫工人,而是要我们尊重劳动者。

于是,我叫起刚才小声提出困惑的孩子,问他:“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

生1:“因为环卫工人太苦太累了。”

生2:“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工作得好一点,生活舒服一点。”

生3:“是的,爸爸妈妈总是爱我们的,他们最终是希望我们能够生活得一点。所以不希望我们也去做这个工作。”

师:“是啊,爸爸妈妈不希望我们做这个工作就是因为当环卫工人太苦太累了。现在,环卫工人这样不怕苦不怕累地工作,以一人脏换来了千家净,对这样可敬的劳动者,你想说什么呢?”

此时的学生已经明白了,他们有的深情地说:“谢谢你们,环卫工人。”有的说:“环卫工人这样辛苦地工作,我们要尊重他们。”此时“当清洁工人不好,环卫工人是一份不好的工作”这样的观念已经被“环卫工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价值观念所取代。

我感谢课堂中出现了这么看似不和谐的一幕,正是这看似不和谐的一幕,恰恰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困惑,让我知道此时的孩子在价值导向上需要什么,从而对症下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价值引领。

生命的发展需要道德的守护。品德教学,是师生生命经历和生命成长的历程。在生命相遇相伴的品德教学中,要求我们直面生命的需要,信守“从生命出发,通过生命,为了生命”,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需求,努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做到情意相融,心灵沟通,让生命得到润泽,让生命的成长幸福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