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魏正伟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魏正伟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要使学生“丰富显示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

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里的一个内容,它是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和体积单位等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及有趣测量的基础,所以说它是本单元中的一个重点。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

2.学生生活在一个由形体组成的现实世界里,他们日常生活中积累下的对图形世界的感知、表象和思考构成了学生丰富的经验背景,成为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

3.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并且具备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体积为什么是长乘宽乘高,也就是运用每行几个、几行、几层这些能够概括三维空间的词来清晰的描述出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理解体积公式的来源。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的探究过程;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2.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概括能力得到提高,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愿意表达乐于交往,感受到小组合作的价值。

教学流程:

一、顺其自然,由果寻因

1.开门见山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吗?你们预习了吗?你们知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呢?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已知,打破学生不合理的思维定式,课堂的重点便落在了寻找公式成立的缘由上,而不是关注公式的本身,在认知冲突中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灵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实践探究,寻根溯源

(一)实践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来拼摆长方体。

(2)记一记:记录下拼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小正方体的个数8个数据。边摆边在表格里记录相关数据。

(3)说一说:通过观察数据你们小组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4)议一议: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动态演示,深化感悟

1.多媒体动态演示长方体的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宽、高的关系。

2.学生观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能够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利用直观学具,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展开想象,建立模型

1.想象一个体积是3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可以如何拼摆,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小组内进行拼摆立体图形,并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逆向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

(四)解释应用、知识延伸

1.口算体积:(探究公式字母表示法)

2.一块长方体石料,长10分米,宽8分米,高6分米

(1)石料的体积是多少?

(2)如果把它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选择条件求出体积(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体积公式)

(1)有一根长方体木料,高8分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它的体积呢?(已知条件:长、棱长总和、底面积)

(2)动态演示木料倒地,体会横截面的含义及其与底面的关系,并探究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积×长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使每一道练习题都蕴含着重要的内容,具有了含金量。改变了训练形式的单一,促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