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研究刘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研究刘郎

刘郎吴建文(通讯作者)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早期肾损害情况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45例,A组为早期肾脏损害患者,B组为无早期肾脏损害患者,选取同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肾脏功能指标检测和ABPM,分析比较三组临床指标、动态血压情况、ABPM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情况。结果:A组BUN、Scr、血β2-MG、尿β2-MG、UAER等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血压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2-MG、尿β2-MG、lgUAER与动态血压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诊断患者早期肾脏损害情况的重要诊断依据,早期对患者的确诊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070-02

原发性高血压是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疾病,极易引发患者出现肾脏功能衰竭症状,早期肾损害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2]。为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早期肾损害情况分为A组与B组,每组45例,选取同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5例,女性6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2.1±6.1)岁。

1.2方法

采集患者的血液和尿液进行血尿常规检查,检测肌酐和尿素氮等,尿白蛋白、血β2-MG、尿β2-MG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计算UAER。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三组临床指标、动态血压情况、ABPM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情况。临床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动态血压:24h血压、24h压力负荷。

1.4统计分析

将研究中所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15.0软件对研究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s)对数据计量资料来表明,用χ2检验来表明计数资料,当P值<0.05时为,表明数据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临床指标情况

A组BUN、Scr、血β2-MG、尿β2-MG、UAER等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动态血压情况

A组动态血压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能很好的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能够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3]。

血β2-MG、尿β2-MG、UAER是公认的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检测指标,正常人体中β2-MG会被近端肾小管重新吸收分解,少数由尿液中排除,血β2-MG的增加极大可能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者是血β2-MG合成增多,尿β2-MG的变化情况能很好的反映出肾小管的病变情况,肾小管异常时,尿β2-MG含量会明显增加[4]。

这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证实,本次研究探究动态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表明,A组BUN、Scr、血β2-MG、尿β2-MG、UAER等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A组动态血压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这说明A组Scr、血β2-MG等指标都偏高,具有肾脏损害的情况,而且血压也偏高,说明肾损害患者具有动态血压监测偏高的情况。与此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血β2-MG、尿β2-MG、lgUAER与动态血压是呈正相关关系,患者SBP、DBP的水平与24h压力负荷具有紧密联系,血压升高及24h压力负荷增大都会引起肾小球功能损伤,SBP变化与其联系更加紧密,DBP的提高和24hDBP压力负荷的增高都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SBP升高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异常,UAER明显增加,致使肾小球过滤减少,最终导致患者血β2-MG含量升高。

综上所述,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重要诊断依据,患者越早得到肾功能损害情况的确诊,就会越早得到及时、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施丹晔,陆璟园,原爱红.动态血压监测在诊断老年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中的临床分值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5,23(7):549-551.

[2]高向阳,阳春显,周紫燕,等.胱抑素C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2(23):4090-4091.

[3]魏占云,苏文娟,张艳红,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5):2886-2888.

[4]孟秋云,张福业,赵廷利,等.原发性高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1):75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