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与展望

布祖拉买买提

布祖拉买买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3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使生物化学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临床工作中,生化检验已经成为一项常规疾病诊断、治疗手段,并逐渐迈向自动化。本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概念、现行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发展状况、现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临床现状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050-02

在临床工作中,生物化学检验为检验医学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检验项目在临床实验室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借助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液体中的特定化学成分展开了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呢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1]。本文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综述,详见下文。

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概念[2]

在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进行了解前应对生物学中生物化学的概念进行了解,生物化学指标为一门对生物体的化学组织、结构、生命中每一类化学的变化学科,生物化学的内容涉及有维生素、蛋白质、激素、核酸、无机离子等,同时包含有物质代谢、结构、功能、繁殖以及遗传等方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借助了生化检验中一些先进的仪器以及科学的方法,对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患者疾病、身体机能等,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2现行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分析化学、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与融合,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生物化学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使临床生化检验技术得以提升。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被广泛应用,临床生化实验室已经引进了各类印迹技术,使临床生物学检验技术得到提高[3]。并且临床生化检验法开始逐渐向自动化分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临床生化诊断方法更加先进,结果更加准确。目前在临床上生化检验在肾脏疾病、心肌损伤、精神疾病、酸碱平衡、糖尿病、电解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现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常用技术分析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在自动化生化仪器的普及以及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使国内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得到了推动,现行常用技术包括以下内容[4]:

3.1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检测必定会应用到光谱分析仪,以高压激发中金属所释放的光谱可以使物体内的各类金属含量被检出。光谱分析方法为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对被检测物体特定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物质,能够对特定的波长光吸收以及发射展开分析,同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依照物质在特定的波长下通过吸收光谱的一种分析技术。其包括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的分析技术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三种。

3.2电化学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技术是指在电化学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技术的基础上,以物质自身的电化学性对物质的组成、含量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该项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选择性强、电化学仪器操作简单等诸多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电化学分析法主要为离子选择电位分析法,其原理主要为利用电极电位以及溶液内活性物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该类方法具有选择性较好、分析速度较快、操作简单。

除以上两种分析技术外,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中,生物传感技术、质谱技术等为新型分析技术,正逐渐被临床应用。生物传感技术依赖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则以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敏感元件,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感受器分子的识别作用,生物传感器内生物敏感样品中待测物质发生生化反应,生成气体、离子、热信号等,信号大小在特殊的条件会与样品内被测物的含量呈一定关系。目前生物传感技术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正处在研究阶段,在食品工业、医疗保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效果[5]。

4小结

近几年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检验医学领域不断被革新。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中,诸多新型技术和内容不断涌现,如电化学分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由于生化检验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与发展前景存在较大的优势,值得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投入大量的精力展开研究,以取得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乔博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概念及常用技术[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05):83.

[2]牛艳丽,文曙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初探[J].检验医学教育,2011,13(03):56.

[3]李立杰.提高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国保健营养,2013,21(05):158.

[4]周建光,杨梅.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J].当代医学,2009,13(19):1091-1092.

[5]潘洪涛,贾芙蓉,于家禄.临床生化检验“区间值”设置的问题[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23(01):4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