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糖尿病足护理进展

马晓娟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致残率。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糖基化终末产物、免疫、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应采取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护理、足部护理、中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出现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尤其是脚趾红肿、深浅不一的溃疡,多伴有感染,严重时局部或全足可发黑、坏疽,需要截肢,可致残,甚至死亡。护理在糖尿病足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从糖尿病足的一般及各种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1糖尿病足的一般特征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高血糖、糖基化终末产物、免疫、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糖基化终末产物在体内不断蓄积,过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可直接损伤神经组织,破坏神经组织再生能力,降低神经传导速度;还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调解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形成局部血栓;糖基化终末产物还可与其受体结合,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功能产生抑制效应。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明显下降,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增高。此外,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糖尿病足分为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三种类型。目前,国内以神经缺血型糖尿病足最为多见,缺血型糖尿病足次之,神经型糖尿病足较为少见。

2糖尿病足的护理

2.1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来减少糖尿病人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的方法。尽管研究支持糖尿病足护理教育的好处,但是很多参加初级保健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收到任何足部护理指导。在一个观察糖尿病足护理教育疗效的研究中发现,只有38%被抽样的受试者接受过足部护理指导。需要大量时间也是一个明显的障碍。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以及残疾可能也是受教育率低的原因。叶晶等认为,对存在患有糖尿病足风险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文化水平较低者以及糖尿病病程长且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教育其正确的足部护理、选择鞋袜和运动锻炼等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蒋琳等通过组建专业医护人员管理团队,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重点培养患者的足部护理保健知识,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后,患者足部感觉异常症状明显改善,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自我护理水平改善,出院后糖尿病足发生率和截肢率显著降低。万建红等对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进行院外延续宣教,向患者提供包含中医理论、中西医结合等内容的糖尿病足病手册,告知患者该病的危害、诱因以及足部护理指南,健康宣教干预后患者糖尿病高危因素、足部自护行为及血糖值均有显著改善。

2.2饮食护理

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和护理是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糖尿病足患者尤其应当注意控制饮食。通过控制饮食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增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安排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比重,科学均衡饮食。糖尿病足患者应遵循少时多餐的饮食原则,尽量选择高纤维饮食,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和降低血糖水平;饮食清淡,控制盐和油的摄入;戒烟限酒。此外,糖尿病足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在糖尿病标准饮食的基础上应增加热量10%~20%。孙怡等对36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做到三餐定时、定量,合理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食用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取得满意疗效。

2.3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可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每日7次定时监测血糖,于早、中、晚餐前半小时及餐后2小时、睡前测量血糖。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小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

2.4药物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一般需要多种药物进行长期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规范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减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及治疗的依从性。

2.5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长期的疾病困扰易造成患者心理出现焦虑、抑郁等现象,此外,糖尿病足患者还存在面临截肢的风险,更给患者带来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抑郁与神经病变是相关联的,可促进足部溃疡的发展,护理团队应仔细评估其对患者的影响,这特别重要,因为心理压力也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适当且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少糖尿病足再次发生的风险。成仲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在对压力应对或危机应对的研究中逐步发展而成的,表达个体面临压力或挫折情景复原的能力、结果或过程,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控制。李观妹应用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方法,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病情特点、人格特征,聆听患者主诉,宣泄抑郁、焦虑情绪,给予理解同情,使其心理放松,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药物依从性和糖尿病足治愈情况也较好。李彩英等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姜岩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尤其是对需要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从而促进术后愈合。

糖尿病足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也受到关注。Marseglia等研究认为,糖尿病足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迷你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减少,记忆力下降。而且成年及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都出现了认知功能下降。类似的研究结果,为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独特的挑战。因此,健康护理人员以及糖尿病足患者亲属在患者的护理中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6足部护理

每天采用水温不超过40℃的温水泡洗双脚,观察患者足部,检查是否出现胼胝、鸡眼等情况,同时监测患者体温。指导指甲(趾甲)护理,修剪平趾指端,磨平。含甲不自行处理。选择棉质透气袜子,宽松适宜鞋子,有条件使用特制糖尿病足保健鞋。如果足部皮肤干燥,就用润肤膏或羊毛脂均匀的涂擦,当发现局部有红肿、水疤、破溃应立即治疗。对于脚部微循环不畅者,可选择间歇性地抬高下肢,或垫高下肢加速静脉回流,每天坚持下肢运动,也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如果因病不能坚持运动,则可以让家人帮助在床上活动脚和脚趾,作上下左右或环形绕圈活动,也可以试着用脚尖踮着站立。坐位时,尽量不要压迫下肢,减少血液回流的压力。林媛等将刮匙与剥丝换药法与传统换药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刮匙与剥丝法是一种良好的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换药方法。

2.7中药护理

姜爱华等采用黄芪、当归、丹参、川芎、红花等中药浸泡联合毕格尔运动法防治0级糖尿病足,107例患者足部自我感觉均显著改善。结果表明,中药浸泡可通过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毕格尔运动法通过上举下肢使外周血液回流,垂直双脚改善足部血液循环。蒋学文[27]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桂枝、知母、苍耳子、玉竹、五味子、苦参、黄精、荔枝核、鬼箭羽、生地、黄柏、雄黄等)泡足,能减缓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胡燕等提出,对0级糖尿病足优化的中药足浴护理方法为:足浴时药液深度达足踝上20cm,浸泡时间为30min,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将水温设置低于40℃,足浴时间可安排为晚上7点至9点。

2.8其他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糖尿病足护理单应用于临床,评估内容,旨在早期发现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唐莉等将罗伊适应模式应用到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中,干预后2个月后,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表明罗伊适应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心态。罗伊适应模式还可改善糖尿病足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护理是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护理、足部护理、中药护理等多环节的综合护理过程。糖尿病足的治疗是困难的,但是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它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通过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化培训,以及促进各种糖尿病足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标准实施,定会推动中国卫生保健体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翁霞玲,李志浩,黄翠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22-524.

作者简介:马晓娟(1980-)主管护师、糖尿病专科护士、内分泌科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