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吴坤吴新海王明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临床分析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吴坤吴新海王明玲

吴坤吴新海王明玲

吴坤吴新海王明玲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518036)

【摘要】目的对患者麻醉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全麻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血压和心率、寒战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患者体温正常,有助于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温变化苏醒效果拔管时间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85-01

本研究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8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属于ASA1~2级,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均正常;将近期发热或感冒、甲状腺亢进或低下等的患者排除在外。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10.4)岁;体重在40~86kg之间,平均体重为(63.6±10.2)kg。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10.8)岁;体重在45~89kg之间,平均体重为(67.8±10.4)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常规手术处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麻后保温手术处理,具体操作为:手术之前给予本组患者肌肉注射0.5mg的阿托品+0.1g的苯巴比妥钠,然后给予患者静脉推注2~4ml的氟芬(25∶1)合剂+2mg/kg的异丙酚+0.1mg/kg的万可松,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让患者吸入安氟醚,保证呼出气安氟醚的浓度在0.3~0.5%之间。同时给予患者持续静脉滴注万可松液,以维持肌松,速度以没有自主呼吸为度。手术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静脉推注1~3次的异丙酚,完成手术前1h不再追加任何药物。手术过程中定期有效地测定两组患者的鼻咽温度,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对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1.3观察指标

患者清醒的标准为其恢复了定向力,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准确的回答,也能够抬头、举手等;手术拔管时间是指从完成手术到咳嗽反射、咽反射恢复的这段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心率、寒颤数的异常等。

1.4统计学处理

用(x-±s)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量数据间的组间比较,用X2检验计数数据间的组间比较,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分析处理上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x-±s)

组别例数鼻咽温度(℃)完全清醒时间(min)拔管时间

(min)

观察组4036.346.4±6.516.7±8.3

对照组4034.975.2±10.521.5±7.6

P//<0.05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血压和心率、寒战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心率

(次/min)血压(mmHg)寒颤

观察组4085±8.8121.82±12.03/83.47±10.532(5.0)

对照组4096±8.2129.34±24.82/100.08±9.0220(50.0)

P/<0.05

3.讨论

手术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发生低温的状况,从而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低温会抑制患者的心脏活动,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压,对患者的氧气消耗造成不良影响,延长药物在血浆的半衰期,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患者的痊愈造成严重的阻碍。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的器官组织代谢率会在低温的情况下降低,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组织,但是人类的健康会在低温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等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威胁和危害。人体的各系统功能会在低温的情况下降低,而心肺血管的阻力会在低温的情况下有所提升,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加快患者的心率,最终引发极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寒颤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低温对患者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麻醉患者正常的体温下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极大降低。

总之,患者的心脏做功及氧耗会在术后低温的作用下增加,使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严重限制患者的心脏储备能力,进而引发诸多不良反应。而患者的术后渗血会在术中低温的作用下增多,极大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提升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保温能够将低温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患者正常体温的维持以充分的重视,将温液体输入到患者体内、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有效保持手术室合适的温度等,最终使低温的发生率得到极大程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段世明,郑斯聚主编.麻醉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4

[2]文素芳,林高翔,谭永星,等.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134-136.

[3]胡光俊,陈敏,黎笔熙,等.输注预热液体防治老年患者术中低温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