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效果

雷红霞

东安县中医医院湖南永州425900

【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及细心治疗后,24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有112例,病情明显好转的患者有64例,生存率高达88.4%,其中有192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所占比例为85.7%。结论在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实施相应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率,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颅脑外伤;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zetheclinicalnursingeffectofpatientswithcraniocerebraltrauma.Methodstheclinicaldataof240patientswith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August2014toAugust2015werecollectedandanalyzed.Resultsaftercarefulnursingandcarefultreatment,240patientswerecompletelycuredin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in112cases,thepatientimprovedsignificantlyinpatientswith64cases,thesurvivalrateisashighas88.4%,ofwhich192casesofpatientswithoutcomplications,accountingfor85.7%.Conclusionintheconventionaltreatmenton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aftertheimplementationofthecorrespondingnursingmeasures,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urvivalrateofthepatientswithtraumaticbraininjury,andreduce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thepatientsqualityoflifeimproved.

Keywords:traumaticbraininjury;clinicalnursing;effectobservation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40例,包括188例男性患者以及52例女性患者,男女患者比例为3.62:1,患者年龄分布在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岁,其中78例患者大于60岁,占总人数比为32.5%。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患者人数分别为72例、168例,分别进行研究。

1.2治疗措施

1.2.1非手术组治疗措施

非手术组中72例患者使用保守法进行治疗,首先采用甘露醇进行脱水处理,随后用冰帽降温,通过气管切开或鼻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1.2.2手术组治疗措施

手术组中168例患者在入院后行开颅手术以及双侧开瓢减压术,在ICU中进行持续观测,同时对患者血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控制,以确保水和电解质之间的平衡,改善患者微循环,避免产生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起到抗炎的效果。

1.3护理方法

1.3.1一般护理

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观测与记录,加强患者晨间以及夜间阶段的护理,在早期采取全体禁食禁水措施,观察输液及引流状态,确保畅通无阻,促进早期治疗效果的达成。患者需24小时卧床,并将床头调高至30°,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避免患者脑水肿现象的发生,针对昏迷或躁动状态下的患者,应加大护理力度,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力度,做好急救方案,以防各种意外的发生。

1.3.2呼吸道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很容易产生呼吸道功能衰竭,具体症状为咳嗽频繁、吞咽反应减弱甚至消失,同时还伴随呼吸困难的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性,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呼吸道感染现象产生,同时还能降低颅脑继发性损伤程度。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有关护理措施,例如采取扣背、吸痰以及雾化吸入等措施,一旦发现患者呼吸道堵塞,立刻对其进行气管切开术,以此来预防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在实施气管切开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要求,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浸透后的湿纱布覆盖在患者气管套管部位,确保清洁,定期度敷料进行更换。

1.3.3立体护理

当患者发生颅骨底骨折同时伴有耳鼻部位出血时,必须立刻切换头高足低的体味,以预防患者血液出血倒流现象。当患者发生呕吐时,应立刻切换为头侧位,并立即清理患者口腔内异物,防止窒息。当患者脑积液泄露时,应将床头调高至15°~30°,头部朝脑积液泄露方向,以防堵塞。鼻饲营养液患者应采取半卧体位,在胃管插入之后,应预先抽吸少量胃部内容物,以验证胃管已插入胃部,随后再实施鼻饲液导入。最后,护理人员还应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或扣背活动,对患者长期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防褥疮形成。

1.3.4输液护理

对于重度颅脑损失患者来说,一般需要接受长时间的输液治疗。除了部分休克状态的患者之外,其它所有患者都应接受静脉穿刺处理,按照已拟定的穿刺计划从四肢的远心端朝着近心端进行穿刺。另外,在对甘露醇进行快速滴注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穿刺部位实施实时监测并记录,一旦发现穿刺周围皮肤出现肿胀、红肿等现象,应立刻更换静脉进行重新输液,同时使用局部冷敷方法进行护理,或者选择0.1%的普鲁卡因进行封闭处理。对于已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再次进行静脉穿刺时应避开渗出部位。

1.3.5并发症的护理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受损部位较为特殊,因此在术后常常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例如消化道出血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着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确保病房内外温湿度的平衡,同时注意患者日常饮食的合理性以及卫生性,使患者机体不受到缺血或是缺氧等问题的影响。在早期应使用制酸药物,在患者进食过程中可以起到有效的胃酸中和作用,使患者的肠胃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适当为患者进行肠胃减压处理,实时观测患者胃管当中引流液的颜色、流量以及性质,根据观察结果来判断患者胃出血症状的程度。在对插导尿管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每日早间与夜间对患者膀胱进行冲洗,同时对尿道口进行消毒处理,合理配合抗生素的使用,在导尿过程中同时进行间断性放尿处理,以此达到对患者膀胱进行功能训练的目的。

2结果

在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及细心治疗后,24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完全治愈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有112例,病情明显好转的患者有64例,生存率高达88.4%,其中有192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所占比例为85.7%,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具体如下表1、2所示。

3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后,再加以配合采取各种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增强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意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及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颅脑损失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邱玉梅.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6).

[2]李锦绣.颅脑外伤的优质护理及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2).

[3]李英华.桑文丽.重型颅脑外伤31例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04).

[4]刘菊珍.9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