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龙华岸

龙华岸(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外科广西柳城5452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345-03

【摘要】综述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相关准备、术前术后饮食护理、术后体位、术后锻炼、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康复指导等,旨在探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新技术、新方法,为减少患者病痛、缩短康复时间、尽快恢复置换关节的正常功能、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即将病损的无法继续使用的髋关节用人造关节取代,以解除患者疼痛,恢复关节运动,改变畸形及功能障碍等,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髋部疾病的方法[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且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加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至关重要[2]。现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病例选择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难度和危险性较大,要求有较复杂的手术器械和外科技术。在病人选择上有所要求,一般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年龄为60岁以上[3]。主要适应症为:(1)骨性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股骨头缺血坏死;(4)强直性脊柱炎;(5)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6)其他骨病:畸形性骨炎、髋关节骨性强直、化脓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近年来多关节病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人只要全身情况允许,病情稳定,即使病人年龄较轻也可考虑手术。但对退行性骨关节病,手术年龄则要从严掌握。此外,还要考虑病人的全身情况如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病人的生理活动量、职业、体重等与全髋关节置换术长期疗效有密切关联的因素。

2护理

2.1手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同时受髋关节疼痛、心理恐惧刺激,多半表现有焦虑、紧张,责任护士应深入病房,多与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及治疗流程,介绍手术医生师资、经验,列举成功病例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1.2饮食护理多数患者年龄>60岁,脏器功能减退,加之卧床后胃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功能,病人常有纳差、便秘等症状。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饮水。

2.1.3术前的检查手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胸片、X线片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凝血酶原时间、HIV的测定,根据患者的情况备血等,高龄患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存的疾病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以提高手术耐受力[4]。

2.1.4术前皮肤的准备术前1天及手术当天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彻底清洁,用0.5%碘伏消毒皮肤,最后用无菌巾包扎[5]。

2.1.5术前适应性锻炼吸烟者术前数日应禁烟,以减少术后咳嗽、咳痰和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卧位排尿、排便,以免术后发生尿潴留和便秘。指导患者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侧髋部过度移动[6]。

2.1.6术前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术后的注意事项及人工关节可能脱位的相关知识,说明术后为防止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应避免患侧卧位,取平卧或半卧位,患肢下垫软枕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软枕[7]。

2.1.7手术前晚及术晨的准备手术前晚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保证睡眠充足。手术晨对全部准备工作进行复查、核实。手术前根据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为患者留置尿管并交代患者及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患者离开病区后为其铺好麻醉床,准备好心电监测仪、吸氧装置。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髋关节置换病人多数年龄偏高,术程长,易发生的并发症有:感染、脱位、血栓形成、假体松动脱落[8]。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肢体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注意伤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记录每小时尿量,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及时评估手术后疼痛情况,遵医嘱给予止痛措施[9]。

2.2.2加强饮食指导术后一两天由于患者卧床肠蠕动较慢,消化能力弱,应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多饮水,以保证大便通畅,一般第三天可指导患者进食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食物,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增加抵抗力及修复能力,加快伤口愈合及身体康复[10]。

2.2.3术后体位术后肢体的功能位置,正确的体位变化及适当的功能锻炼可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为病人早日康复奠定基础。肢体的功能位置是即可固定关节又利于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方便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的位置[11]。术后患肢应保持髋关节外展10°~20°,屈10°~15°内外旋中立位,可用外展支架或三角枕固定于两下肢之间,为防止假体脱出,忌内收、内旋、盘腿[12]。对不合作的病人为保证术后体位可采用皮牵引,病情稳定,可抬高病人床头,指导病人做健侧肢体的自主运动,利用牵引架上的拉手抬起上身,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肺呼吸量,术后可健侧卧、平卧、半坐卧位,禁卧术侧,每隔2h~4h由护士协助变换体位。

2.2.4术后功能锻炼术后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幅度由小到大,量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早期训练,从术后24h开始,局部按摩,每次30min,每天2次。术后第2天可做肌肉静止收缩,第3天~第4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关节的活动,术后第5天指导病人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7天可用CMP(持续被动运动仪)协助被动运动,1周后可坐起,拆线后可做髋屈、伸、展训练,3周后可扶拐不负重行走,如使用多孔生物固定假体或紧密嵌入型假体,扶拐行走时间要长,逐步过渡到弃拐负重[13]。如遇术中大转子或小转子骨破裂,术后下地时间要延长。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要避免下蹲、爬坡、交叉膝关节运动,为保持置换关节的使用时间病人行动应遵守以下规则[14]:⑴弯腰屈髋不可超90°;⑵不可抬高患肢使膝关节高于骨盆;⑶不可交叠双腿;⑷不可扭转关节或身体,脚掌与身体要保持成直线,患肢忌过分外展和内收;⑸不可单靠患肢来承托全身的重量;⑹不可提取重物。

2.2.5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5.1全身并发症的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全身并发症为深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15]。所以对全身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①术中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患肢长时间的髋关节内收位,操作轻柔。减少出血,保持充足的血容量。术后最好不用止血剂[16]。②术后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防止髋部、腹股沟部出血肿胀,减少局部压迫。③术后早期开始物理治疗,如术后抬高患肢,及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尤其是让患者主动做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17]。④术后遵医嘱使用预防血栓的药物。

2.2.5.2局部并发症的护理①伤口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8]。所以术后要密切的观察患肢血循环情况,渗血的情况和伤口引流管引流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按医嘱及时准确的为患者输入抗生素等药物,注意观察用药疗效。保持病房的清洁,每天通风换气至少2次。保持患者床单的清洁干燥,每天进行1次全身擦浴,保持患者皮肤清洁。②人工髋关节脱位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下垫1个软枕以抬高患肢,两腿之间放以梯形枕,保持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位[19],防止患髋过度内收、外旋,术后不宜过早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脱位,在放置便盆时应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以免造成人工髋关节脱位。告知患者保持体位的重要性,使之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以加强防范意识。③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按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感染。④压疮术后患者因为害怕患肢和伤口疼痛而不翻身,骨突部位持续受压容易引起压疮,所以术后应按医嘱使用镇痛剂,缓解患者的疼痛,医务人员应按时进行翻身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的健康宣教。

3康复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术后2~3个月内以平卧和半卧位为主,屈髋角度<90°,避免双下肢做交叉的运动。不能坐矮板凳和矮沙发,一次性坐位时间<45分钟[20]。术后3个月内每个月复查1次,并告诉患者如果出现肢体肿胀、肢体位置异常或感觉髋关节脱臼,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时应及时来院就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得到广泛应用,精湛的手术技术结合科学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关键。护理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士对患者的康复指导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能力,还体现了护理的重要性。只有进行积极、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才能改善人工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保证重要关节的良好功能。护理工作不仅是协助医生进行医疗工作,同时需要自己独立的护理模式。做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适应性训练、体位指导、功能锻炼等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恢复了关节功能,解除了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俊青.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观察与分析[J].吉林医学,2012,3(9):1971.

[2]刘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0):77.

[3]耿丽娟.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12(19):62-93.

[4]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516-517.

[5]罗宇文,蒋卫平.人工髋关节置换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7):1061~1062.

[6]李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29(6):76.

[7]钟亮,谢玉艳.深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人工全髋关节注射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28~30.

[8]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1-703.

[9]肖华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8(4):34-35.

[10]高娜.人工髋关节置换研究进展进展[J].护理研究,2011,12(21):1923-1924.

[11]郑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4:25-56.

[12]李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J].中华护士杂志,2010,20(8):46-47.

[13]钱雪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和康复[J].中国人工关节,2006,11:59-60.

[14]杨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1:14-15.

[15]金波,徐芳,许小梅.强制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34):934.

[16]王娟,陈贤莉.人工全髋关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J].健康必读,2010,1(9):112.

[17]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92.

[18]李晓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1(40):67-68.

[19]何俊.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25(6):8.

[20]陈勤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