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及针对性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及针对性治疗

韦广明

韦广明(广西宜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546300)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及针对性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后出血型转化的患者50例,根据脑CT表现进行分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针对分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HI-1型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和HI-2型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出现恶化,分别为右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右侧肢体偏瘫伴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其余分型患者治疗均为好转或无变化。结论HT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转化风险。

【关键词】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分型治疗原则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99-01

作为脑梗塞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多发生于使用溶栓或者抗凝药物治疗之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是脑梗死的自然转归过程之一[1],大多为无症状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但严重者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使患者死亡[2]。现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后出血型转化的患者50例,研究其分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报告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后出血型转化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5-78岁,平均(59.32±4.68)岁。

2.分型情况

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后48小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脑CT检查,均未发现血灶。在发病一周后进行复查发现患者脑部CT均有HT,其中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36例,HI又分为HI-1型和HI-2型,HI-1型为沿梗死边缘的小点状出血,患者23例,HI-2型为梗死区内点片状无占位效应的出血,患者13例;脑实质出血(PH)患者14例,PH也分为两种,有血肿形成、占位效应轻、小于梗死面积30%的为PH-1型,患者8例,血肿超过梗死面积30%且有明显占位效应以及远离梗死区的出血为PH-2型,患者6例。

3.治疗

HI患者36例,HI-1型15例患者在发现HT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前提下,缩减阿司匹林用量,其余药剂仍旧为原来剂量;HI-1型8例患者在发现HT后,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未用止血药物(诸如止血敏等)。HI-2型患者13例,9例患者在发现HT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前提下,缩减阿司匹林用量,其余药剂仍旧为原来剂量;HI-1型4例患者在发现HT后,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未用止血药。PH患者14例,PH-1型患者8例及PH-2型患者6例均在发现HT后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未用止血药物。

4.疗效评价

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变化评定标准使用量表(NIHSS)评分,以前后评分比较减少或增加2分以上判定病情好转或恶化,其余情况定义为无变化。

二.结果

不同分型HT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情况见表1。HI-1型15例患者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好转率为40%,无变化60%,无恶化患者;HI-1型8例患者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好转率12.5%,恶化率12.5%,无变化75%,1例恶化患者出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给与阿司匹林治疗后好转。HI-2型5例患者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好转率33%,无变化66.7%,未出现病情加重现象;HI-2型9例患者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无好转,未变化75%,恶化率25%,1例患者出现右侧肢体偏瘫伴右侧中枢性面舌瘫。PH-1型8例患者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好转率37.5%,无变化62.5%;PH-2型6例患者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好转率66.7%,无变化33.3%,无恶化现象。

三.讨论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脑CT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病灶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3]。病理解剖研究显示HT的发生率为50%-70%。脑CT扫描研究显示HT的发生率为5%-15%,脑栓塞比脑血栓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几率更高[4]。发现HT后应立即停用溶栓药、抗凝药、扩血管药和扩容药,以脱水、中性治疗为宜,以免出血加重和血肿扩大导致临床症状恶化。出现脑水肿患者可选用甘露醇、人体白蛋白、速尿等。在临床中管理好患者血压与空腹血糖,血压应维持在比原来血压稍高一点的水平,常用药物有利尿剂、硫酸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血糖应保持在空腹<7mmol/L,餐后<9mmol/L水平,加强监测。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和神经细胞保护剂,指导患者做好康复治疗。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较高,应用抗栓抗凝或溶栓药物会增加出血转化风险,因此,一定好把握好患者情况,及时停用或酌情使用。

总之,HT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转化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杜会山,杜明艳.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108-110.

[2]陈海洪.脑梗死出血性转换46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607-2067.

[3]林智,苗玲.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与针对性治疗相关性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76-77.

[4]孙国兵,郭建敏,许康,周瑞,郭珍立.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死150例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50:385-386.

表1不同分型HT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