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语文教育新理念实现语文教育新突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确立语文教育新理念实现语文教育新突破

吴福强

吴福强(宜川县职业中学陕西宜川716200)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实现了诸多方面的创新。特别是语文教育理念方面的创新,将对我们的语文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特略谈解读体会,以帮助大家确立语文教育新理念,实现语文教育新突破。

1.确立综合素养埋念

《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是由于,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正常交际能力,才能保证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得以顺利生存和发展;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属于语文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在培养现代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所以,现代语文教育必须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努力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学习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2.确立创新能力理念

《标准》立足于学生主体发展,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新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标准》第一次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这是时代的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创新”,不能用成人化、历史发展性的观点来衡量,不能苛求学生惊天动地的或填补“空白”性的发明创造,最基本的尺度应该是突破自我,更进一层是突破群体,顶级的层次才是对社会的创新。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而言,语言表达的求新,学习方法的灵活,思维方式的变异,就是创新;二要避免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虽然语文学科本质性素质教育是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积淀语感,但须同时关照思维、想象等智力能力素质的培养,还需重视思想道德、个性品质等非智能素质的培育;三要将创新教育的实施蕴涵于教学的教育性、艺术性组织以及语文学习活动之中,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麸学氛围来铸成学生自由、独立、主动的探索心态,引导学生打破定势、求异思考、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3.确立人文教育理念

《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等方面。笔者认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渗透,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在语文教育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文的基本能力外,还要引导学生“体认中华文化”,帮助学生“厚植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尊重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关注以及使之更加完善、规范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文明程度;同时,在语文敦育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同胞物与的开放胸怀和对世界各种文化及其差异持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二是在语文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定数量的、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为他们将来具备开放、自由、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地应对社会的能力,以及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4.确立信息素质理念

《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努力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系列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中,还要努力培养学生搜集、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语文教育还要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速度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拓展视野,获得捕捉选择、判断信息的技能的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准确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的能力,以及针对不同目的和要求的恰当表达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