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浅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浅见

皮桂芳

◇皮桂芳

(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遂宁629000)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班级,同一门课,同样的教材,有的教师上起课来得心应手,课堂气氛活跃,而换另一位老师则呆板枯燥,课堂气氛沉闷。这不仅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关,而且与教学技巧、教学艺术也有很大的联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尝试和作法。

一、二次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我们学校,每学期期末都有一个惯例,即要求全体教师利用假期备课、熟悉下学期所教课程内容。它仅是教师对所授课程内容的消化、熟悉过程,是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一次备课,大家都明白,这样备的课是不能上讲台的。这里讲的“二次备课”,即“课前备课”。它是一个精雕细琢的准备过程,是对教学内容的“二度消化”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要更好地处理教材,还要备学生,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依照教学内容要点来进一步熟悉教案,理清楚所教知识的内在规律,处理好教案中的细节,提纲挈领地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面貌,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2、根据上一次课甚至是上一周的学生听课、作业等情况来调整或修改教案;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来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对重难点的处理、教学语言、板书、提问,演示等)。“二次备课”从现象上看是备课的提高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教学素质的精心培养,“二次备课”也直接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实施“二次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

二、教学语言

正确的课堂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什么样的语言才算是“精良的武器”呢?

1、清晰:发音准确,有优美的节奏感;注意感情的重音和逻辑重音的表达,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

2、形象:善于运用富用表现力的语言,使深刻的道理、抽象的事物等具体化形象化,创造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逻辑性:教学中教师讲课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上下语句连贯,合乎逻辑规律,层层推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不是思维颠倒,杂乱无章,使学生也进行跳跃式思维。

4、文明性:教学中从不讲脏话,不说粗话:讲礼貌用语,说普通话:切忌命令式语言,禁忌恶语伤人,伤害学生心灵。

总之,语言是教师的武器,如同战士手中的枪,武器愈精良,战士就愈有力。这也是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

三、熟悉学生

学校的教师若不当班主任,则与学生接触较少,往往有的教师任教某班级已有1—2个学期,却对该班学生的姓名都叫不全,当要叫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能说“某排第几个”,或直接叫学号。教师如此不熟悉学生.怎能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呢?而没有教学交流就谈不上教与学,更无法谈其效率了。另一方面,有很多学生还是留守儿童,他们非常希望老师能关心他们、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因此,教师应该在任教的1-2周内就熟悉全班的所有学生。在课外多与学生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亲近老师。甚至把老师当作朋友;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容易接受这门课,接纳老师和学校的教育。

四、教位合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上课时应注意其位置的选择:不宜总是站在讲台上,否则会给后排的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远离老师”的感觉。教师应该在教室里适当走动,使学生感到“老师就在我身边”,这样也能有效地防止和制止学生“开小差”。

五、善用眼神

教师在开始讲课以前,可用眼睛环视一下全班,学生与老师的目光“相遇”,这无声的语言宣布开始上课。当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搞什么小动作的时候,只要老师用锐利的目光注视一下,那个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犯规了。如果老师在这时候突然中断了正常上课,去批评这个不注意听讲的学生,会造成对其他学生正常思维的干扰。当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或者是错了。不可怒目而视,应投以友善的目光,给学生以信赖和鼓励,这是启发较差的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一个有效的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表情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效果,要注意观察,有的学生在皱眉,那是没有听懂;有的学生情绪紧张,那通常是怕被老师捉问的表现;而那些喜形于色的学生常是胸有成竹,准备回答问题的。教师应当根据这些不同的“信号”,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六、教态自然

教师应当面对全体学生,用正常的说话速度讲课。既不呆板拘束,又不故作姿态。教师应当把手充分利用起来,描写形状的大小,说明动作的特征或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等。手势一定要配合所讲的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要有针对性。当然,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应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样,教学时感情就会自然地表露出来。

七、因人制宜

要注意提问的方法,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被提问的机会均等,不要依次轮流提问或做练习,不然,离被提问的学生很远的其他学生就会在轮不到提问的一段时间内放松下来,应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在任何时候,自己都有被提问的可能。教师应避免在学生睡觉或开小差的时候捉问,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好,反而让教师自己陷入困境。教师更应重视班上不同程度的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应提难的问题,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发现他们的优点,有针对性地提问。让他也获得成功感。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教学技巧与艺术的形成(尤其是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适合学生的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地总结、提高,不断探索,积累,逐步地形成。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效率”,使每节课能具有同样的效率,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目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心血,真正“耕耘”,在“教学”这块土地上作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