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初探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马晓燕

甘肃省积石山县高关初级中学731799

摘要:新课标准要求,语文课堂要“活”。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试从初中语文课堂的激趣艺术入手,谈点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兴趣想象宽松

新课标准要求,语文课堂要“活”。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

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试从初中语文课堂的激趣艺术入手,谈点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的做法。

一、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1.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在课堂内外,要多与学生接触、谈心、打成一片,充分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入手,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如: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2.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教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须由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多边活动的场所,学生主体参与是这种多边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保证,而师生间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则是学生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等主体参与的前提。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教师,需要教师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教师废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注意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要从知识传播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鼓励者。

三、调动学生的想象

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刻领会这些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深意,灵活机动处理,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例如:叶圣陶先生曾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来说明展开想象的必要性。他说:“要领会《海燕》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要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飞掠’……”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精心设计开讲语,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思维,和他们一起在海浪间穿行;也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感受海燕在闪电中飞行无所畏惧;还可以采用舞台剧的形式,使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小海燕,体会那飞行的畅快与意气风发。

总之,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掌握,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应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