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优质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爱丽任冉飞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健康与护理系护理学专业161005

摘要:探讨优质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36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中,可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曲张;大隐静脉;优质护理:

一、前言

大隐静脉曲张的致病原因为静脉血管内过高的压力和静脉壁的弹性发育较差,多见于持久从事体力劳动和站立工作的人群,如售货员、教师、外科医生等,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该类患者腿部血管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弯弯曲曲、如同蚯蚓状突起,站立时明显而平躺时会消失,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选择科学高效的术后护理方法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优质护理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而形成的护理理念,着重于双方互动的过程,双方能够互动交流,共同制定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进而实现目标。本研究选取医院收治的364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二、资料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6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82例。对照组男84例,女98例,年龄40~72岁,平均(5445±365)岁,体质量:49~67kg,平均(5513±264)kg;观察组男81例,女101例,年龄42~69岁,平均(5378±432)岁,体质量:50~68kg,平均(5589±278)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行下肢超声检查或CT检查确诊;教育程度初中以上,可与护理人员有效沟通;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精神障碍者;未接受手术治疗者;多功能不全者;其他因素所致难以完成本研究者。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对症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观察组接受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优质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列出护理问题,确定目标,实施护理并进行评价,直至患者出院,具体措施如下。①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相关知识,包括护理基础知识、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护患沟通技巧及King达标互动理论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等,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实践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②评估: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依据入院评估单评估患者,包括文化背景、心理特征、饮食习惯、用药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既往病史等。在评估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满足患者要求,使评估在互动中进行。③确立目标:通过对患者资料的收集及评估,确定护理目标;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恢复期康复指导、健康宣传等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为患者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与措施,协助患者完成目标。④实施:a.护患沟通,即护理人员应换位思考,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同时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相关疾病治疗及康复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b.满足患者需求,即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沟通,洞察其反应,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并予以满足,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做好专科护理及安全护理,理解、关心、尊重患者;c.早期康复及运动指导,即患者卧床期间下肢抬高20°~30°,协助其进行趾间运动,趾间关节背伸和跖屈运动,促进静脉回流,改善水肿情况,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指导其进行足部伸屈、旋转,采用按、推、揉的手法按摩股二头肌、臀大肌及小腿三头肌。d.健康教育,即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其对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表现、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有所了解并加以重视,同时了解患者是否按护理要求进行护理,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观察指标①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②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不满意:<70分,基本满意:70分~79分,满意:80分~89分,非常满意:90分~100分;护理管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总结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多发疾病,发病机制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致使下肢深静脉和浅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作用,阻碍下肢血液回流,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瘀血,致使静脉扩张、迂曲。手术治疗是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闭合或者去除病变的静脉,达到阻断静脉倒流和死循环的目的,但对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若手术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佳,其复发风险升高,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预后有重要影响,是临床护理关注的热点。King达标互动理论具有理论简单、适用于临床的优点,强调社会系统、人际系统及个人系统的相互作用,即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事和人互动去感知世界,相互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改造,进而达到护理的目的。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下的优质护理干预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该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在医疗行为和思想观念上,把患者放在首位,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大隐静脉曲张78例手术治疗体会[J].王小龙.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06)

[2]复发大隐静脉曲张17例治疗体会[J].王献华.辽宁医学杂志.1996(06)

[3]高位结扎逆行剥脱和经皮缝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3例分析[J].栾清波.潍坊医学院学报.1995(01)

[4]大隐静脉曲张术式的改进[J].李法仲.医师进修杂志.1992(07)

[5]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比较[J].郝文惠,张冠婕,于萍.青岛医药卫生.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