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长飞

王长飞

新宁县回龙中心卫生院湖南新宁422713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康复治疗。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治疗满意率83.33%比观察组的100%要低,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预后,疏通心理负性情绪,从而获得患者和家属高度认可和满意。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康复治疗;疗效

若脊髓受到损伤,会导致机体出现截瘫,这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着严重影响,所以,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有效、合理的康复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康复治疗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更无法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提高治疗配合度[1]。近几年,很多医学研究者对康复治疗进行完善,所以,本文就针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不同的康复治疗,观察疗效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11到2017-11共12例截肢出院后来我院接受治疗患者。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例。

对照组: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8至70岁,平均年龄(54.42±1.54)岁。手术原因:摔伤12例,车祸9例,挤压伤5例,坠落伤4例。

观察组: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9至71岁,平均年龄(54.50±1.58)岁,手术原因:摔伤10例,车祸10例,挤压伤5例,坠落伤5例。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差异非常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外伤性截瘫;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②精神系统疾病、血液传染性疾病;③肿瘤;④精神系统疾病;⑤中途退出者;⑥肝肾功能异常。

1.3方法

先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查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负压引流是否正常。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康复治疗。患者术后长时间无法下床活动,医护人员应定期对肢体见按摩,指导家属正确的按摩方式,辅助患者翻身,以免出现褥疮的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方法和咳嗽方式,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以免出现尿路感染或者便秘的情况。

康复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具体流程和方法,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正面回答,消除患者焦虑、烦躁的情绪。也患者明白康复治疗的优势性,从而提高其配合度。

术后8h,对患者实施被动性运动:对患者的背部、受压部位实施按摩,可应用捏拿法、掌揉法、拍打法。每间隔2h实施一次按摩,每次按摩15-20min。在按摩过程中不可碰触患者的切口周边的皮肤。在涌泉穴位进行按摩,应用环形方法按摩涌泉穴位,对皮肤增加压力,截瘫患者的双足实行交替性按摩,每天至少需要3次。术后第2天,对下肢的肌群实施按摩,对伸屈肌群实施捏拿,力量由轻到重,按摩运动由远到近,反复操作,每天至少进行3次按摩运动。术后5天,对患者的下肢关节实施按摩,将患者的膝关节拖住,另一只手对患者的足部握住后实施屈伸、旋转、内收,每次运动15min,每天进行3次。术后10天,进行下肢肌肉韧带的张力运动,将患者的足部握住后,慢慢的将下肢拉直,再缓慢的将上肢和下肢进行抖动,把抬高腿部后,保持5s,再慢慢的将肢体放下,每次操作10min,每日三次。

主动性运动:术后2天,指导患者拇指和其他四指进行对指运动,每间隔1h进行一次,每次5min;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每间隔1h进行一次,每次5min。

膀胱训练:间隔3-5h尿管开放一次,晚间尿管持续性开放,在更换尿管时,患者的膀胱一定处于排空状态,再将尿管拔出,指导患者自行排尿。患者的尿液排尽后,护理人员手不可马上离开患者的腹部,还应继续按摩一段时间,再慢慢放手,以免突然放手导致膀胱出现粘膜充血状态[2]。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出院后,还应继续康复治疗,在出院之前,护理人员一定要指导患者和家属相关康复质量流程,让患者的心理保持愉悦、舒畅的状态,家属做好监督工作,督促患者按时进行训练,定期复查,从而提高自我康复能力。

1.4观察指标

采用Bare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质量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比,同时对患者方法满意调查表,对此次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满意率

对照组的康复治疗满意率83.33%比观察组的100%要低,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实施被动训练、主动性训练刺激肌肉运动,使机体代谢能力保持平衡,预防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畸形或者关节僵直等情况[3]。按摩运动可刺激衰老细胞脱落,调节皮肤呼吸、疏通皮脂腺以及汗腺,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血流量的作用,让皮肤保持健康的状态,从而降低褥疮的情况发生[4]。另外,对涌泉穴位进行按摩,有着醒脑的作用。对患者的下肢功能康复有着积极踧踖你作用。

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家庭患者伴有重要角色,医护人员在实施康复训练过程中,还应指导家属正确的康复方法,预防并发症措施,让患者回到家中也可进行训练,提高康复速度[5]。

综上所述: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预后,疏通心理负性情绪,从而获得患者和家属高度认可和满意。

参考文献:

[1]杨玉兰.家庭康复训练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417-424.

[2]杨永琼,黄元芳,王训怡.综合治疗外伤性截瘫106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2(2):290-292.

[3]赵春燕,郭元,王萍,等.外伤性截瘫患者双充盈法辅以药物拔出尿管的效果评估[J].西南国防医药,2013,1(1):45-47.

[4]郭彦华.综合康复治疗5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4,38(5):3272-3273.

[5]方永春.早期膀胱康复训练促进外伤性截瘫患者顺利排尿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8):67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