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斑蝥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自拟斑蝥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孙根胜

孙根胜

贵州省天柱县中医院.外科.本科.普外科主治医师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斑蝥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方法:将78个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人采用自拟斑蝥排石方治疗。观察两组尿红细胞数变化及排出时间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红细胞数均降低,但观察组更显著,且排出时间和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斑蝥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作用时间更快,优于传统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拟斑蝥排石方;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的总称。本病常突然起病,牵引少腹,还可见血尿、脓尿及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损伤。泌尿系结石好发于男性中青年人群,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发病率呈抬高趋势。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结石大小、数量及部位等关系密切,对于0.8cm以上的大结石多采用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小于0.8cm的结石由于具备自然排出的可能性大,故大多学者主张内科保守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自拟斑蝥排石方,且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在此汇报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为2013年7月到2014年9月于我院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的78个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0人,男26例,女14例,年龄45.98±5.84岁,病程2.73±0.27周,单纯输尿管结石17例,单纯肾结石15例,肾和输尿管结石并发8例。结石基本情况:大小0.68±0.13cm,单侧发病26例,双侧14例;观察组38人,男25例,女13例,年龄46.37±5.93岁,病程2.66±0.34个月,单纯输尿管结石16例,单纯肾结石14例,肾和输尿管结石并发8例。结石基本情况:大小0.63±0.15cm,单侧发病26例,双侧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③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④年龄18至60岁者;⑤结石直径小于0.8cm。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③结石直径大于0.8cm;④所试药物过敏者;⑤女性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不便纳入者。

1.5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每天予静脉输液1500-2000mL,静脉滴注黄体酮注射液20mg,间苯三酚注射液40-80mg;疼痛剧烈者予肌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75~100mg,保持每日尿量2000~2500mL以上。

观察组:采用斑蝥排石方,方由斑蝥0.03g、金钱草50g、滑石30g、三棱、我术、牛膝、石苇、玄胡、杜仲、瞿麦、大黄、茯苓各15g、海金沙、鸡内金、白茅根、王不留行、枸杞各20克,穿山甲、三七、琥珀、木通、甘草10克组成,并随证加减,所有药物均由我院中药房统一代煎,150ml/次,2次/日。

1.6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尿红细胞数变化及排出时间的情况。

(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情况。

1.7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表示,用t检验,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红细胞数变化及排出时间

两组治疗前尿红细胞数具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排出时间比较方面,观察组均更早,P<0.05。详见表1。

3讨论

泌尿系结石隶属于“石淋”、“血淋”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肾虚为本,湿热为标。饮食不节,湿热蕴结膀胱,煎熬津液,结石乃生,结石日久不消,可阻滞气机运行,气为血之帅,气滞日久,淤血自生,最终气滞血瘀并存[2]。但补益药物的应用可助长湿热,因此临证治疗应以清湿热为主,佐以益肾化瘀为法。黄体酮具有较好的扩张、松弛平滑肌,促使结石下降,并且黄体酮还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间苯三酚作为亲肌性的平滑肌解痉药,对于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具有松弛效果,研究发现,它仅对痉挛的平滑肌有效,但却很少作用于对正常平滑肌。国内多项研究均表明,黄体酮及间苯三酚的联合应用对于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因此本研究将其定为对照组用药[3]。

观察组采用自拟斑蝥排石方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优,排出时间及尿红细胞数方面,均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处方以三金一苇汤、八正散及斑蝥组成,金钱草、滑石、海金沙、石苇清热化湿;莪术、三棱、牛膝、玄胡、三七行气化瘀;王不留行、瞿麦、琥珀、木通、白茅根、石苇均有利尿作用,其中白茅根、石苇还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穿山甲、鸡内金、斑蝥散结;大黄通腑泻热,清热利尿止血;苦寒药物可损伤脾胃,故以茯苓健脾,并增加化湿效果;枸杞、杜仲补益肝肾;甘草调和药性。观察组用药中以斑蝥的应用尤为重要,我们在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虽经辨证论治,予以强有力的排石方药,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神农本草经》中以“破石癃”描述斑蝥的部分功效,而现代医家畏惧其毒性,鲜有将其应用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而本研究观察组将其应用于本病的治疗,疗效显著,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斑蝥属芫青科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全虫,性味辛寒,有大毒,具有化瘀散结,利尿的功效。当然,临床应用时应做到以下几点,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嘱患者多饮水,并配合有效的肾区部位拍打,以促进结石的排出。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自拟斑蝥排石方中金钱草、滑石、海金沙、石苇、鸡内金、琥珀均具有排石抗炎的功效;甘草则具有解痉止痛效果,常用于平滑肌痉挛的治疗。可见,观察组用药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方面均有充实的理论支持。

国内诸多学者也进行了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但大多研究均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组仅采用中药治疗,且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大的临床及科研价值。在对照组药物的选择方面,我们经历了较长的摸索阶段,以往的治疗未采用斑蝥治疗,后有幸从古代文献有所感悟,并将其应用的临床,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但是,本研尚存不足,日后的研究,将以此为基础,两组均采用中草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用药舍去斑蝥,以更直观的比较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27.

[2]王兴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7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1(5):6.

[3]杜洲射,齐勇.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47(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