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盆底康复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

张莉玲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厦门361100)

【摘要】目的:对盆底康复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共计开展112台全子宫切除术,其中一半手术患者在出院前一天经由专科护理人员指导学习盆底肌锻炼方法,并在院后坚持开展为期半年的盆底肌锻炼,便于叙述以下将本组患者统称为观察组;其余56例未接受盆底肌锻炼指导同时也未在院后开展盆底肌锻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盆底肌肉肌力情况与张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肉肌张力达2度、3度的患者所占比重为71.4%、16.1%显著高于对照组46.4%、5.4%,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障碍性疾病,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盆底康复训练;全子宫切除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48-01

AronldKegel在1948年提出的盆底肌肉训练指的是有意识地自主性收缩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组织进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括约肌功能。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肛提肌是女性盆底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肛提肌发挥着最为主要的支持作用。盆底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阴道“吞吮”力度,改善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我院曾指导2016年6月—2017年3月行全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在院后开展为期半年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112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在2016年6月~2017年3月先后就诊我院,且基本临床资料完整齐全。依据院后是否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而将纳入对象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分到的患者年龄均在48~72岁,平均年龄(54.7±1.8)岁。对照组分到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45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54.2±1.3)岁。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不开展任何与盆底肌有关的训练与治疗,仅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一天接受专科护理人员所提供的一对一盆底肌锻炼指导,院后患者遵医嘱坚持完成为期半年训练。盆底训练可取站立、仰卧、坐位等不同体位,吸气时分别行肛门、尿道收缩,自觉盆底肌被上提表示动作做到位。自主性收缩时一定要集中意念,持续时长以3~5s为宜,呼气时放松,每天坚持开展2~3次,每次练习15~20min[1]。完成为期3个月训练后回院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客观检测以评估患者盆底肌肉肌力情况与纤维受损类型,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要求患者每周开展一次个性化方案康复治疗,首次治疗后隔一天进行二次治疗,以10~15次作为一个疗程。3个月后再次返院检测盆底肌肌张力。

1.3盆底肌肌张力评定依据

采用阴道指诊法检测患者盆底肌张力,盆底肌张力1度判定标准为手指挤压阴道感知到肌肉松软如海绵,施压手指在肌肉松弛与收缩时未有阻力感出现;盆底肌张力2度判定标准为施压手指在盆底肌肉收缩时感知到相应阻力,肌肉松弛时未感知阻力出现;盆底肌张力3度判定标准为施压手指在盆底肌肉收缩、松弛时均感知到阻力。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n表示例数,%表示百分比,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情况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为1度的患者有7例(12.5%),2度40例(71.4%),3度9例(16.1%);对照组盆底肌张力达前述等级的患者各有27例(48.2%)、26例(46.4%)、3例(5.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盆底肌张力1度患者明显要少2、3度患者明显要多(χ2=10.471,χ2=9.436,χ2=5.127,P<0.05)。

2.2两组张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张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有0例(0.0%)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12.5%),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P<0.05)。

3.讨论

既是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同时也是内分泌器官的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胎儿孕育及月经来潮所分泌的活性物质参与局部及全身生理过程调节,同时与卵巢内分泌功能保持平衡。一旦子宫病变形成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患者即有月经紊乱、下腹坠痛、性生活质量下降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家庭和睦。

包括尿道、阴道、直肠、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神经在内的盆底支持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与支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正常位置的维持均依赖盆底支持系统承托[2]。但是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解剖结构与神经支配被破坏,加之女性妊娠分娩过程中盆底难以幸免地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更应坚持开展盆底肌肉锻炼与治疗。本文观察组术后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术后开展盆底肌康复锻炼能有效预防张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康复训练通过增强机体盆底肌力量进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

在充分掌握盆底肌康复训练方法后在家完成为期3个月锻炼后,回院接受生物反馈技术检测评价盆底肌张力与纤维受损类型,结合评价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损伤的盆底肌肉唤醒,促使盆底肌肉肌力与弹性增强,进而恢复盆底正常功能,预防盆底障碍性疾病。综上所述,盆底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是预防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措施。术后积极向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教授盆底康复训练方法,督促患者院后积极开展盆底康复训练,使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范惠萍,谢娟,陈晶晶,等.盆底肌肉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患者康复的作用[J].现代医学,2014,42(11):1379-1381.

[2]王海清,刘芳,谌小琴,等.盆底康复训练对子宫切除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5,30(3):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