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质量管理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新常态下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质量管理中的渗透

景年水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250021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质量管理中的渗透。具体方法是随机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一组是观察组,另一组是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的是PDCA循环管理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质量。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药学管理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最终得出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升医院药剂质量管理水平,明显降低药学差错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提升患者的服务质量,确保用药管理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法

Abstract:ThispaperismainlytoexplorethePDCAcycleinthehospitalpharmacyqualitymanagementoftheinfiltration.ThespecificmethodwasrandomlyselectedfromFebruary2016toFebruary2017in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80patientsasthestudy,theaveragepidedintotwogroups,onegroupistheobservationgroup,theothergroupisthecontrolgroup,eachgroup40cases.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qualitymanagementmethods.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thePDCAcyclemanagementmethod,andthenthequalityofmedicationmanagementwas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Thesatisfactiondegreeofthepati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quality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Finally,itisconcludedthattheuseofPDCAcyclemanagementmetho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qualityofhospitalpharmacymanagement,significantlyreducetheincidenceofpharmacyerrors,butalsoimprovethequalityofservicetoensurethesafetyofdrugadministration,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PDCAcyclemethod

PDCA循环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这种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信息的使用效率,有助于药剂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PDCA循环管理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完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科学协调医院药剂部门与临床、护理、医务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彰显出药剂部门在医院各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患者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笔者针对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剂质量管理中的渗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具体情况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38例,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10.2)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均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管理方法,其中主要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药剂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药物采购模式,细致划分账目种类,重点管理一些特殊的药物,定期宣传用药常识等。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具体的管理方法如下文所示。

首先是管理的第一阶段--计划阶段。我们需要根据医院当前的药剂管理需要创建科学的管理制度,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改管理计划。进行一些药物治疗的会诊是,需要临床医生与药师的共同参与,通过讨论提出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重点是对药学服务、药品有效性、配送时间等问题由临床专科医师与药剂科人员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为依据,提高临床专科医师的法制意识。同时,重点对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进行规定,从药品采购、使用、审批等各个流程进行加强。明确临床药师岗位职责,规范药品使用记录要求,鼓励药师参与临床病例诊断、讨论等,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剂管理中的作用。

其次是管理的第二阶段--执行阶段。药剂管理小组的成员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临床用药管理研讨会,鼓励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还要针对药剂管理人员的用药方式、用药分析能力进行培训,积极收取相关疾病的用药信息,通过不断学习掌握较新的用药研究成果,了解国家相关的用药政策变化。此外,阶段性地组织临床药师围绕当前医院用药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及业务能力。临床药师应积极与各科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深入临床一线,确保药历记录与病例治疗、护理情况相符。

第三阶段是管理的检查阶段。药剂管理部门应该随时检查临床医务人员的用药现状,检查工作主要由药剂科组长或者临床药师担任,通过认真核对药品使用状况得出药学差错事件的发生状况,并对专科医师病例讨论记录及临床医师与药师的会诊记录进行随机抽查。

最后是管理的处理阶段。根据上一阶段的检查结果找出药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然后把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通报处理。还要把绩效考核与药剂管理人员的奖金联系在一起,要求临床药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

1.3评价指标

认真比较两组患者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编制科学合理的药剂管理服务满意调查问卷,收取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药物的配送时间、服务态度以及药品的具体质量等,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65分为满意,<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总例数-不满意例数。由我院药学管理专门人员对两组患者的药学管理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药品采购、配送、储备、服务等,百分制,分数与服务质量呈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服务满意率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具体见下表1.

2.2药剂管理质量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观察组的药剂质量管理分数为(90.28±2.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3±3.31)分,且两组数据超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医院药剂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降低药学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盟.PDCA在医院药剂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8(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