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

张艳华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育才中学张艳华

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不但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所以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这部分知识记忆量大,抽象性强,比较枯燥,往往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形成初中化学的第一个分化点。那么,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不论学习哪一类化学用语,都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具体物质及物质间相互变化的化学反应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讲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和氧气的化学式。当他们看到这个化学表达式时,便可以清楚得认识到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是什么,还能知道生成物的状态,从而认识到正确地运用化学用语是多么清楚简便。学生明确了学习化学用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激发起极大的兴趣。因此,明确学习化学用语的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先决条件。

2.提早渗透,分散难点

在前三单元的教学中,化学实验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到了第四、五单元,面对集中出现的大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学生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感到像背单词一样,枯燥无味,从而使学习兴趣大减。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在教学中提前渗透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使难点分散,学生则可顺利掌握相关知识,渡过难关。在序言课上,我就以五字一句的韵语教了学生前二十号元素符号,如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同时及时向学生指出,掌握好元素符号是进一步研究化学的工具和必备手段。这样以来,学生就积极诵读、书写。到二、三单元教学时,可以陆续的告诉学生一部分化学式和化学表达式;在以后的单元中,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就容易多了。

3.严格要求,规范读写

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并达到规范化程度。学生在写化学用语时,常犯这样一些错误,大小写混淆,如Mg写成mg,KMnO4写成KMNO4,CO写成Co;上下标书写不规范,如H2SO4写成H2SO4;写化学方程式时不配平,不写必要条件和乱写气体箭头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分析学生练习中出现缺陷及错误的原因,跟学生一起研讨弥补和订正的办法。

其次是学生在读化学用语时,常不够严谨准确,如把FeCl2、FeCl3全都读成“氯化亚铁”或全都读成“氯化铁”,而不能根据其化合价差异分别把它们读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

又如,把化学方程式“C+O2CO2”读成“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针对前种情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化合物的区别,并把化合物的一些命名规则讲清楚,而后者是由于学生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把化学方程式当成了数学方程式了。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清化学用语的含义,严格把握读写关,要求学生规范应用化学用语。在讲到某物质时,可让学生联系它的化学式。当然,讲到化学式时,让学生读出它的名称。化学方程式也一样,名称和化学含义要相互联系,从而加深记忆。学生在会写、会读化学用语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巩固,就能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4.注重归纳,对比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材料的相互渗透作用,寻找相关化学用语之间的共同特性,注意比较类似用语的微小差别,强烈刺激记忆的兴奋点。学习化学以来,我要求学生每学一个新化学方程式,就总结到书本第一页的空白处。上册学完,总共归纳了28个化学方程式。平时,让学生多复习化学方程式,以强化巩固。相似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对比记忆,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与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等。同一类的化学方程式对比记忆,往往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开展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竞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积极性,在阶段性学习结束后,我会组织一个为时一节课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竞赛。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规范书写能力。教学中,还要注意他们取得的成绩,对于他们的进步要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学生在不断得到认可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切忌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这样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这一学科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符号,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化学学习启蒙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全面考虑,精心组织。教师要在讲清含义的基础上,严格要求,规范读写,并且要加强练习,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