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高洁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江苏南京210015)

【摘要】目的:评价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5年7月,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脑卒中患者45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卒中后90日,观察组与对照组FMA、ALD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CSI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听力下降。结论: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康复效果较好,可增进功能障碍康复效果,但也存在并发症,需做好风险管理。

【关键词】脑出血;高压氧;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96-02

脑出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理疗等[1]。高压氧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通过提高血中氧含量,减轻缺血缺氧损伤,营养神经,促进脑功能恢复。本次研究试评价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8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高血压性脑出血;③以脑出血为主症,未合并骨折、感染等其他疾病;④进入康复期,病情平稳;⑤无需机械通气、气管插管,非进展性脑出血,可耐受高压氧;⑥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无康复治疗需求。共纳入患者90例,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56~80岁、平均(71±5)岁。手术治疗67例。出血量5~84ml、平均(44.2±10.2)ml。丘脑出血32例。血肿形成并破入脑室7例。进入康复期:并发认知障碍18例,轻度15例、中度3例。并发吞咽功能障碍21例、偏瘫51例。病程11d~31日、平均(18.4±3.5)日。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40例、中学41例、大专及以上9例。家属支持:完全支持77例、支持23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文化水平、家属支持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卒中康复路径结合个体化康复策略进行康复,主要包括功能训练、饮食管理、心理支持等,如对于吞咽功能障碍,以吞咽功能障碍仪治疗为主,结合反馈训练、直接训练,必要时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于偏瘫,给予良肢位摆放,预防痉挛,进行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想象疗法等。每日至少2次,每次30min。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督促完成日常训练,鼓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目的训练并开导患者。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多人空气加压高压氧舱,2.0ATA,加压15min,减压15min,稳压吸氧65min(中间休息5min)。10日一个疗程,至效果不明显时或患者主动要求停止。每次高压氧治疗后,以热水擦浴,促血液循环,同时给予肢体按摩、抚触,对抗痉挛。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卒中后90日,以四肢功能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改良巴氏指数评价患者四肢功能、痉挛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卧床时间、高压氧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卒中后90日,观察组与对照组FMA、ALD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CSI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出现1例听力下降,未见其它严重并发症。

3.讨论

脑出血功能障碍发生机制较复杂,与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关系密切,颅内血肿形成,细胞损伤,引起免疫系统激活、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周围炎症细胞游走与渗出等一系列病理改变[2]。采用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可增加氧供应量,促神经细胞功能后恢复,减轻缺氧缺血损,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因长期卧床、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的血管微循环障碍,减轻全身炎症,减轻肺部与脑部血管阻塞,加速毒素清除。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卒中后90日,FMA、ALD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CSI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确实有助于增进脑出血功能恢复效果,加速痉挛缓解,增进功能康复效果。及早促进功能康复,有助于减轻长期卧床带来的负面作用,降低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照料负担。需注意的是,高压氧治疗也存在一定治疗风险,例如部分患者无法耐受高气压,如伴有肺部疾病者肺功能状态较差,肺血管阻力增加,易出现气压伤,需做好风险管理[3]。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2]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8):436-448.

[3]王振玉.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护理(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12(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