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评价

罗向中

罗向中(祁阳县妇幼保健院湖南祁阳426100)

摘要:目的探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则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3天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实施蓝光照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又成为胎黄,主要多见于早产儿,主要是由于胎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血液内胆红素水平逐渐升高,以及毛细血管丰富,当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5mg/dl时,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表皮、粘膜及巩膜黄染现象[1]。正常组足月儿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可在5-7天左右消退。但病理性黄疸多在产后24小时出现,持续时间多超过2周,极易引起胆红素脑病。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以蓝光照射和微生态制剂为主。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纳入标准:1)出生24h内发生黄疸,且总胆红素水平(TSB)检查显示:>102umol/L;2)TSB每日平均上升85umol/L[2]。排除标准:严重溶血性疾病、颅内出血以及感染等其他疾病。研究组新生儿男:女=24:22,日龄段1~8d,平均日龄(4.5±3.1)d;对照组新生儿男:女=25:21,日龄段2~9d,平均日龄(5.2±3.2)d。上述样本资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一致。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放置在双面蓝光箱中,然后应用黑色眼罩遮盖患儿眼睛,以及对患儿生殖器官部位也进行遮盖,同时注意保温,给予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其照射3-5小时,暂停2-4小时后再进行治疗,所有患儿总共治疗72h。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生产企业: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1g/10袋)进行治疗,可应用40℃以下的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一次一袋,一日1~2次[3]。

1.3观察指标

通过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评定标准:①显效: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皮肤及巩膜黄染全部消失;②好转: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皮肤及巩膜黄染现象有所减轻;③无效: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无变化,皮肤及巩膜黄染程度较严重。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版进行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值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则以P<0.05纳入统计范畴。

2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3天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详情如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多因素导致的机体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大部分为病理性黄疸。发病因素包括:患儿发生感染、溶血以及红细胞形态异常、遗传、药物、低氧等因素影响下、产妇宫内感染或胆道堵塞等因素息息相关。上述因素联合作用,可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使皮肤黏膜以及巩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现象。新生儿黄疸也属于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类新生儿早期症候,据相关研究记载显示,其足月儿在1周内黄疸发生几率为60%,有80%左右的患儿在24h以内发病,且足月儿持续黄染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持续黄染时间超过4周仍旧不消退,可反复出现[4]。对于病理性黄疸,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随着疾病的迁延,会引发胆红素脑病,容易导致患儿智力发育障碍或肢体协调能力较差,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新生儿黄疸,以蓝光照射治疗和微生态剂治疗为主要手段。蓝光照射治疗机制:应用425-475nm波长蓝光和510-530nm波长绿光进行照射至皮肤浅层组织,可以脂溶性有毒的非结合胆红素转换为水溶性较好的光红素,可直接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且一般多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可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但同时也容易出现皮疹、腹泻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影响预后疗效。微生态制剂主要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以抑制α-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进而减少肠肝循环,加速胆红素的代谢排出,对改善肠道微循环效果显著。通过蓝光照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可缓解单纯蓝光照射治疗存在的不良反应,促进肠道菌群平衡,降低消化不良及腹泻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黄疸,实施蓝光照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柴为华.间断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及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6,15(4):29-31.

[2]蒙淑芳.蓝光照射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7):148-149.

[3]赵景岩,赵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3(11):65-65.

[4]赵雪梅.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6):31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