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与服务转型、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2

儿童阅读与服务转型、创新

王莉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图书馆222100

摘要:儿童阅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素质提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作为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需要结合新时代“均衡、融合、智慧”的科学理念,通过优化图书选择,推行亲子阅读、分级阅读等措施,实现儿童阅读工作的服务转型和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转型与创新

儿童时期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阅读,能把孩子带入一个奇妙而美丽的图书世界,不仅从书中得到童年的欢乐,也能在阅读的同时丰富知识,提高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儿童阅读越加重视的今天,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服务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均衡、融合、智慧”的科学理念,充分理解儿童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实现儿童阅读工作的服务转型与创新。

一、儿童阅读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1、帮助儿童形成阅读习惯

“全民阅读”已经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更在国务院常委会上指出:“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习惯非常重要,这与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密不可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为其以后的文化学习和知识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孩子将来信息获取、知识累积、提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

2、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人的阅读能力往往决定了他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是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基础的阅读开始,即使再高深的理论,都必须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来呈现出来,并通过阅读来学习,这也彰显出阅读的重要性。

3、就行品格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研究表明,孩子的品格教育在六岁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儿童阅读会使他们向书中优秀人物学习,在生活中会不自觉以其为榜样并努力向其学习。中国有句古话:“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对人的一生来说,人格的形成是从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且定型后很难纠正。因此儿童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基础,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

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基础抓起,从儿童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要从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远大志向、文明习惯、良好素质等这些基本工作做起,真正把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少年儿童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图书馆担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更要切实做好儿童阅读工作,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儿童阅读服务的创新措施

1、拓展儿童阅读资源,优化图书选择

1.1优化图书选择的意义

英国哲学家考尔登说过:“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好书。”选书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儿童选书的范围自然取决于他们手中能拥有什么书籍,这主要依赖于成年人。因此,成年人如果不能帮助儿童正确的选择图书,势必将影响儿童的阅读兴趣乃至身心健康,图书馆作为书籍的大本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者,需要为广大儿童的阅读之旅把好起点这一关,结合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创新优化儿童阅读资源的选择。

1.2图书馆选择儿童图书的转型和措施

作为儿童阅读资源的专业提供机构,图书馆要把好儿童读物选择的第一关,实现从帮助少儿读者“选书”到“选好书”的转型,保罗•阿扎尔在《书,儿童与成人》一书中提到了他心目中优秀的儿童阅读书籍,包括:忠于艺术本质的书籍;能够给予儿童热爱的画面的书籍;能够唤醒儿童敏感的心灵①等等。

2、积极推行亲子阅读,创办家庭阅览室

2.1亲子阅读的科学依据及成效

现代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子阅读比儿童单独阅读的阅读效果至少提高50%以上,亲子阅读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更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可以让孩子深切的体会到父爱、母爱的温暖,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培养,这也是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的目的和初衷。

2.2图书馆推行亲子阅读的意义及措施

2.2.1创办家庭阅览室,为亲子阅读提供有声的环境

图书馆通过开办家庭阅览室,为父母和孩子独立提供一个有声的阅读环境,既不影响大龄读者安静的阅读习惯,也能为亲子阅读提供良好阅读氛围,研究表明,儿童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起始的阅读兴趣和优秀的阅读习惯源自倾听。一个从小倾听着父母阅读的孩子,走进学校和课堂后,也会很专注,同时因为善于倾听,他的信息储量、语言能力、思维方式都会大大超越那些不愿倾听的孩子。

2.2.2举办家庭读书活动

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举办家庭读书活动,在孩子和父母共同读完一本书后,形成读书小组,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读书乐趣,这本书讲了什么,在书中学到了什么,还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系列的书籍,将几本书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对比等。这些延伸拓展,在增强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推广儿童分级阅读,按照年龄推荐书籍

3.1我国分级阅读的现状

中国的中文分级阅读其实早已起步,2008年,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成立,针对3至18岁青少年儿童的阅读现状,提出了分级阅读理念。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

3.2图书馆推行分级阅读的意义及措施

图书馆作为儿童阅读资源的专业提供机构,要成为分级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推行分级阅读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广大少儿读者提供科学的适龄读物,有利于儿童的阅读体验和身心健康发展,图书馆可以积极家长普及科学的分级阅读观念,按照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阅读能力,提供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读物,也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参与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设计分级阅读调查表,开展分级阅读讲座,普及分级阅读,同时可以在馆内设立分级阅读咨询台,根据读者年龄、兴趣等,推荐合适的图书。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阅读关系到国民素质发展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图书馆作为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汲取先进的科学理念,实现儿童阅读服务的转型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保罗•阿扎尔.书,儿童与成人[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2]王新利.我国儿童分级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2016.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