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詹贵芳

詹贵芳

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省丽水市323500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先就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设定加以分析,随后探究其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包括水泥稳定土基层、石灰稳定土基层、防治路基“弹簧”、沥青砼路面接缝、水泥砼路面、沥青砼路面,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以供参考指正。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关键部位;技术

公路工程是现代运输结构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道路类型,被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基础。公路工程的质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其关键部分的施工技术存在纰漏,对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设定进行明确,继而分析其施工技术极为必要。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设定分析

1.土方路基与路面基层

落实断面测量与施工放样作业,对土方进行压实施工,同时严格控制土料的含水量以及干密度,各层的松铺厚度以及横坡设置均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保证土料的含水量处于最佳的状态。合理确定配合比与弯沉值,在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填充材料之时,还需要控制石料的压碎值以及集料的级配等问题,以提高土方路基与路面基层的稳定性。

2.沥青砼与水泥砼路面

全面检查基层的高程、强度、平整度等,进行沥青材料与沥青砼配合比试验,严格控制沥青砼的摊铺温度以及厚度,重视接缝与碾压环节的施工,还包括振动、成型环节的质量控制,防止出现离析的问题,同时深入掌握锯缝的时间,严禁在沥青砼与水泥砼路面尚未完全凝固硬化的状态下进行锯缝施工,对公路路面的整体性造成破坏。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1.水泥稳定土基层

首先,使用塑性指数更低的土料作为施工用土,在其中适当掺入粉煤灰,以便对压实含水量进行控制,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对压实的质量均有不利的影响。其次,在不危及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快凝水泥的使用量,加大慢凝水泥的使用量,以便争取一次施工成型,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最后,合理设计水泥稳定土配合比,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拌合时间,防止出现离析或者是不均匀的问题。

2.石灰稳定土基层

在施工用土当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同时严格压实的含水量。针对碎石过渡层的铺筑施工,可在路面与石灰土基层之间铺筑碎石过渡层,以防止出现裂缝。适当掺入粗粒料,包括碎砖、粗砂、碎石、矿渣等,提高土基层的稳定性。进行分层铺筑施工之时,如果铺筑时间与石灰土强度形成时间相互重叠,可暂时停止铺筑,待其产生收缩裂缝之后,再针对所产生的收缩裂缝进行铺筑施工,可起到降低新铺筑层裂缝出现的风险。此外,在石灰土层当中设置收缩缝,各道收缩缝的间距控制在4.5m—5.5m之间即可。

3.防治路基“弹簧”

路基“弹簧”同样是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不允许采用液限>4O,天然稠度<1.1,塑性指数>18,实际含水量>最佳含水量约10%的土料来作为路基的填料。对碾压层下的软弱层进行清除处理,置换优质的土料,随后再进行碾压施工。针对已经出现“弹簧”现象的路基部位,必须要对其内的过湿土进行翻晒处理,重现进行拌和,使其足够均匀,随后进行二次碾压,也可以直接进行土体置换。

针对赶工的公路路段而言,如果出现“弹簧”现象,可将适量的生石灰参入其中,随后再进行翻拌处理,等到其含水量降到合适的水平之内再进行碾压,禁止使用异类的土壤进行混填,特别是不允许采用透水性弱的土壤对透水性强的土壤进行包裹填充,否则会出现水囊的问题。在进行上层填筑施工之前,首先检查层填土的含水量以及压实度,确认合格之后可进行上层填筑施工。

4.沥青砼路面接缝

沥青砼的路面接缝可分为纵向接缝与横向接缝两种类型。首先是纵向接缝,建议选用热接茬进行施工,施工设备以3台摊铺机为主,组成梯队形式。在进行碾压的过程当中,预留15.0cm左右的摊铺混合料暂不进行碾压,将其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等到后摊铺部分全部完成之后,合并进行碾压。碾压工序完成之后,采用规格为3.0m的直尺进行棱角检查,如果存在棱角,可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处理。

其次是横向接缝,对已经完成摊铺的路面尽头边缘进行锯切处理,将其锯切成为垂直面,与纵向边缘形成90°角关系。对已经完成压实的路面进行预热处理,提高新混合料与旧混合料的黏结度,合理控制摊铺机的起步速度,正确调整预留的高度,完成摊铺施工之后,马上进行碾压作业,注意放慢碾压速度。

5.水泥砼路面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兼顾排水设计以及组合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保证基层的刚度以及强度均符合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要求,提高基层的平整度以及水稳定性,以便为水泥砼路面提供良好而可靠的支撑。合理控制水泥砼的配合比,防止因水灰比过大而导致水泥砼混合料出现离析的问题,影响水泥砼的强度。根据水泥砼的凝固情况,合理确定路面的切缝时间,防止因水泥砼收缩而出现“断板”的问题,同时对超限荷载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水泥砼路面的各种缝隙进行灌缝施工,使其密合,防止因地面水侵入到公路的内部结构,从而对公路造成损坏,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性能,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

6.沥青砼路面

使用摊铺机与找平装置之前,必须要对机器设备进行多次的调整,保证其工作性能与状态良好。在正式进行找平施工的过程当中,注意随时观察实铺效果,并对摊铺机与找平装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施工现场,全部的运输车辆应当安排专人进行指挥,确保摊铺机施工作业的连续性与均匀性,在摊铺的途中不允许停顿,也不允许对摊铺机的行驶速度进行随意的调整。严格控制沥青砼路面的各个结构层平整度,制定完善的工序交验制度。

参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征,选择合适重量与机型的压路机,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的初压温度,尽量放慢碾压的速度。禁止在尚未完全成型的油面表层快速起步或是急刹车,对沥青砼路面的平整度造成破坏,同时合理控制振幅以及振频等技术参数。安排专人在摊铺机之前进行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以及“滑靴”前掉落的混合料进行清除。基于保证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度与平整度的目的,以及为了对构造物伸缩缝实现合理的改造施工,需要正确安排施工的顺序,先进行沥青砼面层的摊铺施工,随后再进行伸缩缝的构造,同时注意落实沥青砼路面的接缝工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危及到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性能。鉴于此,需要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加以明确,继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解决其中所存在的技术通病。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要求以及技术准则,根据施工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立足于关键部位的施工,继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保证公路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李艳龙.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61.

[2]焦志伟.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162.

[3]赵寿基.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06:157-158.

[4]孙冰川.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Z1:104-105.

[5]左海峰.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18.

[6]张建新.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