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术后继发肝母细胞瘤1例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肝包虫术后继发肝母细胞瘤1例报道

杨虎祥1孙家骏2李全业2冶成贵2

杨虎祥1孙家骏2李全业2冶成贵2

(1青海省兴海县人民医院青海兴海813300;2青海省康乐医院青海康乐810006)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79-02

【摘要】目的肝包虫病是牧区的常见病,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由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侵入肝脏后引起的一种囊性病变,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小儿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多种分化方式的恶性胚胎性肿瘤,它由相似于胎儿性上皮性肝细胞、胚胎性细胞以及分化的间叶成分(包括骨样基质、纤维结缔组织和横纹肌纤维)组成。临床表现多为无意中发现其腹胀及上腹部无痛性肿块而就诊。腹胀、腹块外,还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消瘦、贫血等征象,肿物生长迅速为本病的特点。肝包虫术后继发肝母细胞瘤的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肝包虫术后继发小儿肝母细胞瘤

临床资料

患者,女,13岁,因上腹部发现一包块1月,于2010年3月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及巩膜不黄,腹部微膨隆,腹腹肌不紧,剑突下可触及一约10cm×10cm×5cm大小的包块,质中等,界清,压痛阳性,移动度差。移动性浊音阴性。患儿既往有密切家犬接触史。入院前曾在多家医院均诊断为“肝包虫”,术前B超及CT均提示:肝包虫;卡松尼试验(++),ALT13U/LALP168U/LALB31g/LHBsAg(-)WBCWBC:4.5×109/LHGB80g/LPLT169×109/L;因包块占据多半左肝叶,故行左肝叶切除术,术中见:左肝叶肿块呈巨大球囊形,约13cm×12cm×10cm大小,位于左肝叶脏面,将左肝叶顶起,外观色微发白,囊内穿刺抽出血性咖啡样粘稠液体,见内囊、子囊及囊皮样物,无胆汁漏出;切开肿物见囊皮厚约1cm,其内充满坏死肉芽状物,且合并出血。术中诊断为肝包虫(囊内机化感染),术后病理诊断为:部分肝组织及纤维囊壁样组织呈急慢性炎症反应伴出血、肉芽组织形成,符合寄生虫感染之囊肿;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共住院2周后出院。2010年10月,患儿上腹部又逐渐出现一包块,伴疼痛为主诉而再次入院,此时距左肝叶切除术后半年,病程中无寒战发热史,无全身皮肤黏膜及双眼巩膜黄染史。再次入院查体:测T:36.6℃,精神欠佳,皮肤及巩膜不黄,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微膨隆,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0cm的纵行陈旧性手术切痕,剑突下可见一约10cm×10cm×5cm的包快,触之质中等,界清,轻度压痛,腹肌不紧,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B超提示:1.肝左叶包虫术后残腔。2.腹腔包虫。3.腹腔中量积液,CT示:考虑腹腔内包虫种植。卡松尼试验(++),ALT43.1U/LALP102U/LALB42.1g/LHBsAg(-)WBC5.5×109/LHGB88g/LPLT244×109/L。经病例讨论后考虑肝包虫病复发,因此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囊性包快位于肝裂处,约12cm×12cm×9cm大小,呈椭圆形,囊内物似烂肉样,另有咖啡样囊液及大小不等的囊状物,以及少量粘液,囊肿已侵犯至右肝边缘。二次术后病理报告因省内会诊不能确定,后经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会诊后诊断为:肝未分化型小细胞性肝母细胞瘤。

讨论

此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特殊,第1次手术前根据患儿B超、CT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卡松尼试验强阳性)诊断为肝包虫,术中大体病理符合肝包虫(囊内机化感染),术后的病理诊断提示符合寄生虫感染之囊肿,结合患儿既往有密切家犬接触史,肝包虫的诊断明确;术后半年继发肝母细胞瘤,且肿瘤生长迅速,这是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进一步明确了胞性肝母细胞瘤诊断;肝母细胞瘤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肝肿瘤。4%的肝母细胞瘤见于新生儿肝母细胞瘤,68%发生于2岁以内,90%发生于5岁以内。仅有3%的患者>15岁。肝母细胞瘤患者中70%伴有贫血,50%伴有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时90%患者AFP水平的升高。AFP是肝母细胞瘤的重要标志物,本例患儿因第2术前均考虑肝包虫复发,因此未行AFP检查。在小细胞未分化肝母细胞瘤中AFP水平可以正常或轻度升高,因此在本病例中AFP的检测意义并不大。治疗方面,以手术为主。临床显示,40%~60%肝母细胞瘤因肿瘤巨大或累及两叶肝而无法手术切除。而影响其预后的决定因素仍然是能否完整地手术切除肿瘤,配合化疗、介入治疗,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肝包虫术后继发肝母细胞瘤的病例目前尚未查到类似的文献报导,随访该患儿,于2次术后4月因腹部包块又复发,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死亡。

参考文献

[1]孙家骏.实用包虫病外科学1995青海人民出版社.

[2]傅思源,周伟平,姚晓平,等.15例小儿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诊治体会中华肝胆外志,2003,11(3):173-174.

[3]蒋国梁.现代临床肿瘤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65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