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活中的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让生活中的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尚晓莉

尚晓莉(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九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2-170-01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的思想。”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有意识地加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了解、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尤其在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些时,更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无形中对化学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书本上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用日常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举个实例,在第一节绪言课中,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身边生活中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实例。为什么百炼成钢?为什么冰清玉洁?如何正确的饮水?铁锅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有火焰而有的物质只是发光?引燃的火柴为什么头向上易灭,向下就容易着?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氢气球能飞上天而普通的气球不能飞上天等等。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置学习情景既简洁又显得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很快就产生浓郁的兴趣。

在学习酸、碱、盐时,给学生介绍:胃酸过多的人可以服用少量的NaHCO3治疗,但患胃溃疡的病人忌服,这是为什么?并且还告诉他们,我们服用的药品中有许多是我们平时接触过的物质,并让学生们留意一下。不久几位学生兴奋地告诉我斯达舒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学生逐渐感到,学习化学不是为了记住一些枯燥的方程式和物质的性质,而是为了应用。比如讲人体所需的元素时,讲到氟是一种微量元素,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而选择含氟牙膏就可以预防龋齿,因为牙齿经羟基磷酸钙和氟化钠反应生成更坚固的氟磷酸钙。但是氟含量过高也会引起牙齿变黑变黄、不结实,所以高含氟地区的人就不能选择含氟牙膏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选择牙膏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再例如讲《溶液》关于气体溶解度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不理解。于是我就用他们平时喜欢喝的可乐为教具,问他们为什么在开盖之前摸起来是硬梆梆的,开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对此我及时进行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接着笔者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

二、在化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非典”之后,消毒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学生学了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之后,可以动手写一份科学使用家用消毒剂的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学生不仅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最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堂上的知识能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去认识,学习它。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兴趣。目前,我们能够从书本上更快、更多地学习到前人总结的经验,但是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着。如果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引导学生到实践应用,那么最终势必出现高分低能的结果。因此平时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例如,讲金刚石和石墨时,联系我们平常使用的铅笔。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黏土制成的,当掺入黏土较多时铅笔芯硬度增大,反之石墨的比例增大,黑色增强。H代表铅笔的坚硬程度,H值愈大,铅笔愈坚硬;而B则代表黑色的深度,B值愈大,则铅笔愈深色。学习《元素》知识后,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我国部分地区缺碘而引起大脖子病的资料,然后组织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碘的仓库在何处?沿海地区为什么不需补碘?我国哪些地区需要补碘?补碘有哪些方法?现在的市售食盐中必需加碘,那么怎样检验市售食盐中含碘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本身来分析回答,特别是如何检验市售食盐中含碘可以要求学生设计成一个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亲自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亲自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生活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甚至学过的知识也理解的不够。这样,我就及时地有选择地以实际中某方面应用为起点,进行适当的扩展,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相关知识。

经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实际返回到教材上,多次返回后,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准确、灵活,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材。

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分析化学实际问题,合理迁移所学的化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又如,学习空气、水这两部分知识时,笔者结合学生最熟悉和关注的水、空气的污染和环保问题进行教学,就使得教学显得有血有肉,不那么空洞了。再如,通过教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学生走进服装商场就知道怎样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走进珠宝店就能鉴别真假金银、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懂得了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知道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这些教学案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当终身、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自觉地将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化学与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教与学的桥梁,使学生学习兴趣长久保持,进而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能够搜集到大量的相关的知识,印成册,给学生阅读,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这或许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第二套教材吧,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