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院前急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院前急救

尤旭梅祖胜梅祖钧

尤旭梅祖胜梅祖钧(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科434020)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334-02

【摘要】目的对在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特点和院前急救目前的现状等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抽取在2011-2012年这一段时间内我院院前急救科所接受的急救患者病例106例,对这些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特点和院前急救的现状等。结果本院救护车配备为良好,几乎车的空车率为27.7%左右,需要进行院前急救的病种主要为交通伤、急腹症、治安伤、突发心脏病等。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大一般在18-72岁之间不等,在所抢救的患者中外科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占58.6%左右。呼叫响应间期大约为10-15分钟左右。结论院前急救对临床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结合该地区的一些特点,对急救资源予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急救能够真正做到及时有效。

【关键词】院前急救重要性护理措施

Analysisofprehospitalfirstaid

【Abstract】objectivetoinprehospitalemergencycareandtheimportanceofthecharacteristicsandcurrentsituationofprehospitalfirstaidforabriefanalysis.Methodofextractionin2010-2011yearthistimeourhospitalemergencyroomtoacceptaidforpatientswith106cases,thesecase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summeduptheimportanceandcharacteristicsofprehospitalemergencyandpre-hospitalemergencysituation.Theresultsofthepresenthospitalambulancesequippedwithgoodcar,almostemptyrateisabout27.7%,theneedforprehospitalemergencydiseasesmainlyfortrafficinjury,acuteabdomen,hurt,heartattacksandothersecurity.Theagedistributionofpatientsbetweentheagesoflarger18-71ingeneraldifferent,intherescueofpatientsinsurgicalpatientswithlargerproportionisgenerallyaround58.6%.Callresponseintervalofapproximately10-15minutes.Conclusionsprehospitalemergencytreatmentonclinicalwork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pre-hospitalcaretocombinesome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gion,onfirstaidresourcesbeusedeffectively,muststrengthentherelevantpersonnelemergencytechnicaltraining,toensurethattheemergencycanbetimelyandeffective.

【Keywords】pre-hospitalfirstaidnursingmeasuresofimportance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存在对发生一些紧急意外事故的处理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一些现场救治工作没有做到及时且有效,导致患者的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因此加强院前急救工作的力度,对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本次研究中对院前的急救现有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总结,找出目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为今后在临床上实施急救提供可靠地参考。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上常用的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11-2012年这一段时间内我院院前急救科所接受的急救患者病例106例,在这些病例中有男性患者57例和女向患者49例,患者的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1岁左右。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并,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应用。

1.2方法

对所抽取的106例急救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特点和院前急救中现场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等。

1.3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我院在2011-2012这一年时间里共处救护车1082次,空车次数为300此,空车率为27.7%,共接回患者907例,其中有562例男性患者和345例女性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几种病种主要有交通伤、治安伤、急腹症、中毒、心脏病、晕厥、脑血管、跌倒坠落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院前急救病种以及其所占比例

项目交通伤治安伤急腹症中毒心脏病晕厥脑血管跌倒坠落

例数3231978586

比例30.19%29.25%8.49%6.60%7.55%4.72%7.55%5.67%

急救患者的年龄范围分布较大一般在18-71岁之间不等。详细内容见表2。

表2院前急救患者年龄分布

项目0-18岁18-35岁35-55岁>55岁

例数4771510

比例3.77%72.64%14.15%9.43%

急救响应间期大约为10-15分钟左右。详细内容见表3。

表3呼叫相应期间分布

项目5分钟内10分钟内15分钟内20分钟内>20分

例数42042364

比例3.77%18.87%39.62%33.96%3.77%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在院前急救的几种主要病种中:交通伤依旧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病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为道路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但是道路管理却相对滞后,而且人们对交通规则意识相对淡薄。就中毒患者而言于过去相比已经明显较少,证明现代人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环保意识;但是治安伤却呈现出增多的现象,侧面说明社会治安处在不断恶化的阶段,也与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有一定的关系。改善措施:加强人们对交通安全的意识以及道路管理力度。人们要学会自行缓解压力,提高人们自身的素质[2]。

院前急救的年龄分布相对比较广,一般在18-72岁之间不等。从表中可知院前急救年龄正在趋于年轻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的生活不规律,年轻气盛,工作压力大,无处发泄等,就很容易发生交通及治安伤害。改善措施:加强对年轻人的岁人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他们的交通规则意识以及急救意识得到提高,对巡警、保安、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急救技术的培训,这样做对提高急救水平有一定的帮助[3]。

院前急救对人员配备以及护理人员提出了以下要求:对于院前急救人员的配备而言一定要与机构功能以及任务的要求相适应。尽量做到精简高效,结构一定要合理,不仅能够对急救需求予以满足而且还要略有节余,对于动态管理以及发展一定要符合,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进行编制[4]。对于普通型救护车而言其组成应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驾驶员。对于危重监护车而言其组成至少要有一名专科的急症医生,1-2名护士、一名驾驶员。对于院前急救中心的护理人员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护士的学历一定要为护理专科学校毕业,具有一定的实习经验,并具有执业资格证,技术水平也要过硬。身体必须健康,责任心要强、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对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理、病因、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一定要予以掌握。能够对医生顺利完成现场急救工作予以熟练配合。对于一般以及高级生命体征急救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术也均要予以掌握[5]。

总而言之,院前急救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工程,对已,要按照当地特点,与国外先进经验进行结合,建立一个公安、消防、医院联合的救治体系,对急救资源予以合理利用,对于巡警、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等的急救技术培训工作也要加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对院前急救的水平和档次予以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子通.急诊抢救指南[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8-149.

[2]林菊英.医学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172.

[3]张颖,高秀芬,史志岗.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453-454.

[4]廖晓玲,白建萍.对医院护理人员合理用药认知程度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12A):1377.

[5]郭明贤.急救护理与临床监护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