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价值

彭宇辉

陆河县人民医院,广东陆河516700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胎儿心脏筛查的孕妇1000例,所有孕妇均接受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观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结果。结果:1000例孕妇中,超声筛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共计47例,诊断准确率94.00%(47/50),误诊率6.00%(3/50)。孕妇引产、经产后50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准确率为91.67%,法洛四联症准确率为90.00%,房间隔缺损准确率为87.50%,左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右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永存动脉干准确率为100.00%,心脏横文肌瘤准确率为80.00%,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为66.67%,心脏超声筛查与引产、经产确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高,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准确度,价值

近年来,随着优生优育意识不断提升,孕期保健引起越来越多孕妇注意,为保证胎儿健康,许多孕妇在孕期均接受超声检查胎儿是否健康。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常见的一种心脏血管发育缺陷疾病,其发病率达到0.7~0.8%,患病后胎儿多存在心脏血管畸形,血流动力学存在不同程度障碍,死亡率较高[1]。目前,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暂无明确定论,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胎儿心脏超声是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主要手段,对提高胎儿优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价值,特收集2016年5月~2018年9月我院胎儿心脏筛查的产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胎儿心脏筛查的孕妇1000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5±4.7)岁,孕周21~36周,平均孕周(28.5±3.4)周;其中初产妇527例,经产妇473例,所有孕妇对此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接受引产死胎解剖检查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

1.2诊断方法

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E8型)对孕妇进行检测,选择C5-1腹部凸阵探头,将探头频率调整为3.5MHz,于孕20~24周进行检测;检查时孕妇保持仰卧位姿势,准确找到母体中胎儿具体位置及方位,对三血管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心脏四腔心等切面进行检测,超声筛查大血管情况,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对胎儿胸腔进行横切扫查,获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心切面,对心室、心房、室间隔、左右房室瓣连续性进行仔细观察,结合左房和肺静脉情况,了解四腔心切面相关情况。将探头稍向胎儿头侧部位偏斜检测,获取主动脉和左心室、肺动脉和心室之间关系,找出肺动脉与主动脉起始位置存在关系和交叉排列相关情况,通过清晰的主动脉动脉图像对相对大小进行动态观察。

在胎儿心脏的超声筛查时,着重对胎儿心脏进行诊断,如诊断过程中胎儿心脏出现异常情况,需移动或旋转超声探头进行继续探查,获取心底短轴切面、三血管气管、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上下腔静脉长轴、右室流出道分叉长轴各脉切面,观察右心房与各个上腔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关系,掌握胎儿心脏结构。通过彩色多普勒二维显示平面,观察二瓣口、三尖瓣口、肺动脉、主动脉、瓣口血流等信息,观察血流速度有无过隔血流情况,查看血流是否出现异常,确诊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通过不断对血流方向与多谱勒声束间角度调整纠正,使血流速度测量更为准确[2]。

1.3观察指标

对主要切面进行观察,查看胎儿心脏缺损大小、位置,二尖瓣环、下腔静脉、上腔静脉与缺损断端之间的关系及合并畸形情况,观察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与引产、经产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0例孕妇中,超声筛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共计47例(4.70%),诊断准确率94.00%(47/50),误诊率6.00%(3/50)。孕妇引产、经产后50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准确率为91.67%(11/12),法洛四联症准确率为90.00%(9/10),房间隔缺损准确率为87.50%(7/8),左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2/2),右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5/5),永存动脉干准确率为100.00%(6/6),心脏横文肌瘤准确率为80.00%(4/5),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为66.67%(2/3),心脏超声筛查与引产、经产确诊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在胎儿妊娠期间,各种高危因素均可能对胚胎心脏发育带来不利影响,致使心脏结构发育停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主要指胎儿妊娠期间心脏血管发育存在一定缺陷所致,该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病毒感染、妊娠期间用药、射线辐射、环境污染、遗传等因素均可能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其病情种类、发病位置、病情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新生儿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降低新生儿成活率[3]。近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4],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达到10~15万人次,其成活率仅占新生儿总量的0.8%,20%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目前医学水平难以治疗。随着超声技术不断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广泛推广,该诊断方式无需注入试剂或借助其他装置,且不会对胎儿和孕妇机体造成创伤,可重复性高。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在孕16周即可发现,20~26周时,胎儿发育已基本成熟,检查时间最佳,且该时期胎位还未固定,在检查过程中,可让孕妇改变体位而改变胎位,能更清晰的显示胎儿心室、心房、房室间隔、房室瓣膜及血管结构运行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提高检查准确率[5]。因此,临床可通过超声对先天性心脏进行筛查,如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应及早停止妊娠,以便对孕妇机体造成更大损伤,而对于病情较轻者,及早诊断可使患儿在出生后尽早得到手术纠正,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0例孕妇采取超声筛查诊断发现,47例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94.00%(47/50),误诊率6.00%(3/50)。孕妇引产、经产后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共计5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准确率为91.67%,法洛四联症准确率为90.00%,房间隔缺损准确率为87.50%,左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右心发育不良准确率为100.00%,永存动脉干准确率为100.00%,心脏横文肌瘤准确率为80.00%,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为66.67%,心脏超声筛查与引产、经产确诊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采取胎儿心脏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准确率高,可避免出现误诊情况,降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实现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张宏,苗艳梅,刘龙等.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7,28(19):3180-3182.

[2]罗新.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4):191-193.

[3]于岚,林光耀,朱丽红等.联合多切面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2):99-103.

[4]张乐,孙美平,高卫线等.县、乡级超声医生开展胎儿期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3):373-378.

[5]李永康,黄嘉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