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研究

陈康雨李林鲜贾彦峰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亦日益增多,而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其培养的学生无疑能满足这些需求。但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却出现了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教育;教学方法;

引言: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计算机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挑战与危机并存

基本上来说,部分相关专业的老师刚刚从学校毕业,有个心理转化的过程,有一部分是从其他学科专业等跨度很大地转入计算机的教师,由于自己的实践不足及教学设备更新缓慢,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小,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扩大生源招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受到空前的冲击,教育基金一直在减少,教学经费相对减少,整体入学率下降,实验设备投资力度较小,设备运行速度较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理论较多,教学内容体系滞后

较普遍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滞后。职业技能培训太少,因为学生练习的机会不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科学更新速度快,近两年或三年就会有新事物、新概念出现,然而,教科书没有与时俱进,数年或十余年将保持不变,其知识体系是落后的,实践教学活动跟不上发展需要。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欠灵活

实践教学课属于注入式教学,发展、创新实践较少,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突破及解决思路

1、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要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培养“拿来即可用”人才。一个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走出来,进行更专业的研究,在深入了解企业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参与研究,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2、要合理、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课程本身的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结果的大胆预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的最终结果。例如,在准备进行Excel数据筛选课程讲授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做个学前测试,要求学生可以将成绩表中的各科优秀和较差的名单筛选出来。可能大多数学生会用到以前掌握的Word知识去做,遵循老的方法和模式,但是最终结果是要靠人工的方法去鉴别各科成绩,耗时又耗力,而通过Excel做,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做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详略恰当,有的放矢

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沿袭以往教学中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的方法,恐怕很难达到效果。所谓“有的放矢”,就是先给学生看到学习这门课程后能完成的工作、及结果,而不急于先详细讲解这门课程比较枯燥的概念和基本知识部分。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后,回过头来再学习前面的基本概念,这样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举例子和已经做过的实际工作帮助学生理解,真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增加了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word时,图文的作用不易理解,可以留给学生一份图文并茂的文本作业,包括一些框图、结构图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4、营造浓厚的计算机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计算机重要,但对计算机在其他专业的具体应用尚不了解。因而学习起来有点茫然。所以我们在学生入学时,专门组织计算机专业介绍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和需求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举办全校范围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比赛。比赛结束后,对部分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批计算机应用较好的学生,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

5、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求新、求异思想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发展知识,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讲课内容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解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完全可以超过老师,我们在讲课中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意识。

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要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他们是怎样接受知识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普遍都存在这样的看法,就是应用软件好学,程序设计语言(如VB、VC等)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难学。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想法,提高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授课时采用的是这样的做法:从具体问题入手,提出问题,通过大量例题说明讲解课程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出几点结论,说明使用规则。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思想跟得上,学了就能用。每一章为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让学生一点点的深入学习。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及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教学是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过程,又因为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非常迅速、更新如此之快,这样就要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更新提高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用科学的头脑探究出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教法,为今后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时代呼唤改进中专计算机教学方法,因此,提高中专学生计算机学习水平是每个中专计算机教师应尽的责任。广大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这里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柏辉中职计算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3)。

[2]林鑫泰中专教育心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02)。

[3]张晓军计算机教育与管理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4]袁琳.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课中的应用[J].新西部,2014(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