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探究

王浩亚

王浩亚(金川县中学校四川金川624100)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忽略学生的因素,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信息技术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2-166-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常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数码展示台、数码摄像头、多媒体系统等,这些设备是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应用。这些手段如果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将会很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基础理论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具有情景性、形象性、历史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它本是一门生动、饶有兴趣、数理有机融合的学科,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是粉笔加黑板。以书本的知识、定理等为条条框框,使得教学变成空中楼阁,一切只有发挥想象,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成了无源之水。

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能对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信息的进行处理,可以使课堂教学成为声、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高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整合使物理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的缺陷,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2)整合可解决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很好解决物理实验中常存在的能见度低、直观性不强、可控性不好、重复性弱和稳定性不高等缺点;能合理地解决物理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能通过增大课堂容量等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整合有助于探究情境的创设。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二、高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几个层面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必将对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和作用。

(一)整合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

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观念和模式。

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课堂辅助教学(CAI),它能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但是这种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模式往往仅把信息技术作为知识呈现、情景展示的工具,课堂教学容量大但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大,大多数学生只是记忆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要与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就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互动性,应当从单纯的计算机课堂辅助教学转向利用网络检索获得信息资源,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讲”更多的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

(二)“整合”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的物化载体不再仅仅是教科书、参考书等传统的印刷品,学生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也不单是教师,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网络资源的突出优势在于知识更新速度快、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整合”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适量、适度的知识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这实际上也对信息时代的教师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三)“整合”带来教育形式上的变化

随着“3+X”的发展,对高中物理课的要求不仅内容向理科综合转型,授课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纯粹分科式教学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在有些课上,应逐渐形成学科课型与综合课型相结合的格局。学生组成小组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经过讨论研究得出结论。这种合作式学习的方式越来越突出。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相结合;讲授课与其它课型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远程学习相结合等多种教育形式不断涌现,需要进行教育形式的整合。

三、结束语

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整合的目标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理学习过程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真正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我们相信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会产生更深层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