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和信心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兴趣和信心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厚婷

厚婷

〔摘要〕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饱满高昂的情绪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其次,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洗涤剂。再次,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在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关键。兴趣和信心培养的最后一点是应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关键词〕英语兴趣信心

1引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学习,并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受到众多教育者的重视,并广泛运用于现代素质教育的基础课改中。但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靠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手段精心培养而成。因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成了英语教学中重要任务和内容。根据本人这些年从事英语教学的体会,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有效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和增强其信心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2兴趣和信心的培养

2.1教师饱满高昂的情绪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向师性”强是初中生较突出的一个新发展特点,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的情绪状态无形地牵引着学生的情绪的视线,学习氛围也将随着其情绪波动而变化起伏。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用自己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引导学生,尽量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探究氛围和自然和谐的课堂情景。

爱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只有把情感中的精华部分给予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才会使教师的情感实施有一个方向。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阶段,教师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真心去理解学生单纯的天性。在理解学生的同时也要去尊重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尊重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作铺垫。

2.2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洗涤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哪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师生之间心灵接触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师生交流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悟教师的体贴与关心,从而使学生向教师打开自己的心扉。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教师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移情效应,教师才会对每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才会在学生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期待暗示效应;使学生受到鼓舞。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进而激发他们想要学好英语的愿望。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表现和成就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更准确、更合理的评价。

2.3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在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关键。初中生在入门阶段大都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热情,但随着语言难度的增大,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继而失去信心。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多会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多样的教学手段密不可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教法呆板枯燥,无形中磨灭了学生刚刚萌芽的学习激情。如果课堂上我们能有效利用教学语言,挂图等有限的教学资源,重视学生心理和年龄的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情景教学模式,让其身临其境,是学生兴趣复活的有效途径。

要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参与意识强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表演、游戏和英文歌曲演唱等竞赛活动,培养其对英语语言灵活运用的好胜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设备,来增加课堂趣味性,但针对农村大课堂,设备简陋,多数只有录音机等条件,更应多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状态中始终情绪饱满并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其自信心和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其最后一点应注重学科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开口说英语,进行实践,以英语这一语言进行运用和交流。简言之,就是会说英语。因此,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那是远远不够的,其效果也只会是微乎其微。应多要求学生到阅览室,图书室甚至是网络中去开拓视野,汲取更多关于英语语言的新鲜空气和养料为学习注入鲜活的动力,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兴趣带来的愉快。赏识教育,也就是多给学生以鼓励的语言。捕捉其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心理上获得成功的满足,从而消除学习英语难的顾虑。

3小结

通过兴趣的信心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进而由先前的害怕学英语,转为爱学习、乐于学习,真正地达到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这一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静宁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