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

顾佳

顾佳(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14200)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制定ICU创伤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方法:收集ICU创伤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制定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ICU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预见护理当中的不良因素,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重症病房创伤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159-02

ICU指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其收治了各种类型的危重患者,这些患者大都病情危重、病势变化快、预后差且死亡率高[1]。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说,准确、快速的对其病情进行评估,从而对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在本次研究中,对ICU创伤患者采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ICU重症病房收治的创伤患者共106例,其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在1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11.5)岁;38例颅脑损伤,29例腹部损伤,23例骨损伤,16例胸部损伤。10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给药、常规止血等。观察组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制定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1.2.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该评分机制当中的指标包括了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状态等五个方面,其中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状态评分均为0分-3分,体温参数评分为0分-2分,分数越高表示越严重。

1.2.2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由于创伤患者的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因此在接诊时,护理人员应做到及时、准确,通过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体格检查结果做出初步的判断,从而控制住致命伤,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细致治疗。在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备皮、皮试、血交配、置胃管、尿管等准备工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颅骨损伤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出现继发性伤害,使患者出现高热,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常规的高热护理准备,并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定时监测;腹部损伤患者应预防出现腹腔脏器破裂和休克;针对骨损伤和胸部损伤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合并伤,同时还应细致观察患者末梢循环的状况。

1.3评价指标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如何对ICU创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快速的识别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APACHEⅡ评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评分系统并不能对患者的病情实现快速评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部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时主要根据“直觉”或者临床经验,这样的方式缺乏客观依据,容易对患者的病情造成误判、误诊或者漏诊、漏治[4]。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ICU创伤患者采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能够通过较短的时间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准确而有效的预测,并在评分的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了护理措施实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的研究显示,患者在出现心脏骤停前的数个小时之内可能出现生理异常改变,其表现形式包括了意识改变、呼吸急促、血压异常、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降低、尿量异常等[5]。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当中的指标包括了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状态等五个方面,通过评估后,对≥4分的患者实施提高监护级别的措施,同时也可以作为转入专科病房或ICU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在ICU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预见护理当中的不良因素,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王伟力,田丽,王瑛等.MEWS、REMS、APACHEⅡ、SAPSⅡ4种评分系统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对预后的评估[J].临床荟萃,2015,19(13):253-256.[2]李银先,叶红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2012,47(28):88-89.[3]刘春,王霆,蔡丹磊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35):4210-4212.[4]刘新平,谢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重症监护病房创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J].上海医学,2011,34(10):728-730.[5]房金芳,孙秀云,姚燕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2(17):877-87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