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初探

李贞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李贞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提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有效的课堂效率,尽可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合理的提问方式,充分把握有效的黄金时间,有价值的引发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让教室里每一个角落的学生进行课堂表达,会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

一提问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多种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公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追问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可以够得着。

二提问要符合“有价值”的原则

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会把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体现出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通过学生的智能活动,取得最佳效果,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选择工作。对一个数学老师来说,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是有实际价值,即把握本课的关键问题,富于启发性,能围绕体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如在检查数学定义、定理的掌握提问中,“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他的判定定理是什么?”这种提问仅采用了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兴趣。若采用这样的方式我感觉效果较好:“有一个四边形,他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你能说出它叫什么四边形吗?若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相等呢?你还可以根据这个四边形的什么条件说它是平行四边形?”这种提问不仅要对概念判定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积极动脑思考并会分析解决问题。

三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问。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提问:1、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两个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

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圆心又在哪?

4、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

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四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一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些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时间过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

五提问过程中给学生鼓励并及时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评价,这个评价要客观,中肯。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教师要对概念性的知识重点强调,对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达到对知识概念不混淆,对知识规律系统掌握,提升学生处方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课标高层次目标的要求。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老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