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 2

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马山柱

马山柱(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职工医院150000)

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每伴恶心、呕吐、汗出等,甚则昏倒。西医学中的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等可出现眩晕。

1病因病机

1.1肝阳上亢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1.2气血亏虚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而致眩晕。

1.3肾精不足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使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导致眩晕。

1.4痰湿中阻嗜酒肥甘,饥饱劳倦,损伤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2治疗方法

2.1辨证组方

2.1.1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30克,石决明9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菊花9克。

2.1.2益气养血

归脾汤加减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远志10克,酸枣仁10克,木香6克,熟地黄10克。

2.1.3补肾益精

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0克,山药9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0克,肉桂10克,菟丝子12克,附子6克,珍珠母30克。

2.1.4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导痰汤加减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9克,枳壳9克,胆南星9克,天麻10克,川芎12克。

2.2中成药

2.2.1眩晕宁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功能健脾化痰,补益肝肾。适用于痰湿上蒙或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

2.2.2脑立清片每次4片,每日2次。功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

2.2.3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3次。功能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2.3单方验方

2.3.1仙鹤草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气血亏虚之眩晕。

2.3.2天麻、制半夏、白茯苓各10克,生姜6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痰湿中阻之眩晕。

2.3.3夏枯草20克,野菊花、车前草各15克,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火旺见眩晕、易怒者。

2.4饮食疗法

2.4.1黑芝麻10克,枸杞子10克,粳米60克。共煮粥,每日1次,连服7日。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眩晕,腰膝酸软者。

2.4.2天麻蒸鱼鲤鱼1条,天麻30克,葱、姜、酒、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将鲤鱼洗净,去内脏,天麻切片,放鱼腹中,葱、姜等和水适量拌匀,浇在鱼身上,隔水蒸熟即可。功能平肝息风,安神降压。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健忘失眠等。

2.4.3山药枸杞猪脑汤山药45克,枸杞子15克,猪脑1具。将山药洗净切片,枸杞子入锅加水煎煮,再入山药和猪脑,煮熟即成。每日1剂,连用5~7剂。功能补血养肝益肾。适用于血虚眩晕。

2.4.4川芎煲鸡蛋川芎6~9克,鸡蛋2只。二味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即可吃蛋饮汤。功能活血、行气、祛凤。适用于风邪引起的头晕目眩。

2.5针刺法

2.5.1取穴百会、风池、丰隆、行间。气血虚弱加足三里;肝阳上亢加太溪;痰湿内停加中脘。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转1次。

2.5.2水针①取穴太冲、行间、侠溪、阳陵泉。耳鸣加中渚;头胀痛加太阳。每取3~4穴,每穴注射清开灵注射液0.3~0.5毫升,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②取穴百会、足三里、脾穴、胃俞。心悸失眠加神门。每取2~4穴,每穴注射生脉注射液0.3~0.5毫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眩晕。

2.6敷贴法

2.6.1取吴茱萸末20克,肉桂末2克。以醋调匀,于临睡前敷双侧涌泉穴,次晨取下。每日1次。

2.6.2痰阻眩晕膏胆南星、明矾、川芎、郁金各12克,白芥子30克。共碾成细末,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适量生姜汁调和成膏状,敷于脐孔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痰阻所致的眩晕。

2.7熨法取吴茱萸30克,半夏15克,熟大黄10克,生姜30克,带须葱白7根。共为粗末,放入铁锅内,加适量醋炒热,分作2份用纱布包裹,趁热放脐上熨之,冷则换之。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连用3~7日。1剂药可用3日。

2.8梳头法先用木梳梳前额部到头顶为止约5分钟,再由前额部梳向左右颞部约10分钟,最后用双手指从头顶部梳向枕部约3分钟,梳时须闭目。

2.9药枕法取菊花、草决明各30克,枸杞子50克,珍珠母100克,灯心草250克。做成药枕,睡时枕之。

2.10药帽法取夏枯草、淡竹叶、谷精草、丹参、菊花、黄芩、白芷、川芎、当归各30克,防风、牛膝、钩藤、薄荷、藁本、透骨草、决明子各20克,细辛、冰片各3克。共研为细末,拌匀、装入50厘米×8厘米的帽带和直径15厘米的帽盖中,用天麻、柴胡水煎液泡2小时,加温后外用。每日4~8小时,1个月为1个疗程。

参考文献

[1]田素琴,肖和平.眩晕病辨证施治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吴咏红,王苹.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年21期.

[3]杜红旭,高焰.针灸配合耳穴压籽治疗颈性眩晕5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8期.

[4]刘红梅,李涛.眩晕辨证方法的文献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