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垫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水垫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肖转荣

关键词:自制水垫;压疮;护理体会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应严格卧床休息,大多数因骨折的疼痛或身体某部位的固定、牵引、制动使活动受限,或昏迷以及年老体弱,术后疼痛,不愿意活动,就可能形成压疮。因此,预防压疮已成为重症监护室基础护理的一大难题。在导致压疮的诸多因素中,身体组织受压过久是最主要因素,因而减少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是预防压疮发生的最主要措施。尽管目前预防压疮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基层医疗设备条件的制约,我们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对本科收住的重症患者130例按传统的预防压疮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再加用水垫,预防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解除皮肤压迫、缓解组织压力的理想护理用具,尤其是对于翻身受到限制和有困难的病人。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130例重症患者,其中男94例,女36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66岁,

1.2制作方法将血液透析治疗后使用过的废液袋(3L)洗净、消毒、晾干,按需要从开口端往袋内注入生理盐水500-800mL,并将气体排出,然后把各排液口封闭,将悬挂袋子的硬塑料板除去,把边缘修整完好,即制成简易的水垫。

1.2.1使用方法将自制好备用的水垫,套上枕套,方便舒适且透气,将水垫垫于患者卧位着力支点的骨隆突出处,如平卧位时的尾骶部、足跟部等受压部位。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预防压疮的常规方法:定时翻身,每隔2~3h翻身1次,不做拖、拉、拽等动作并保持床铺及患者清洁干净,同时对患者的局部皮肤情况、护理间隔时间进行评估,并记录。观察组:在患者背部、骶尾部、髂嵴、股骨大转子粗隆、足跟等骨突部位放置水垫,同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位平整、舒适。每4~6h对患者的局部受压皮肤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均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纠正各种原因所致的电解质失衡,增强体质。

1.3评估标准效果判断标准根据压疮的分期制定:Ⅰ期:非苍白性发红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褪色,常局限于骨凸处。Ⅱ期:部分皮层受损部分表皮受损,皮肤表浅溃疡,基底红,无结痂,也可为完整或破溃的血泡。Ⅲ期:全层皮肤缺失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结痂、皮下隧道。Ⅳ期:全层组织缺失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不能分期:全层皮肤或组织缺失-深度未知伤口床被腐肉(黄、棕黄、灰、绿或者棕色)和/或焦痂(棕黄、棕或黑色)完全覆盖。伤口的真正深度需将腐肉或焦痂完全清除后才能确定。但不要移除足跟处作为“皮肤天然保护层”的结痂。[3]

1.4主要观察指标①护理间隔时间;②翻身次数;③护理工作量指数;④皮肤潮湿感,根据患者自我感觉和护士翻身后检查有无皮肤潮湿并记录;⑤局部皮肤发红,护士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颜色是否变红。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对照组有皮肤潮湿2例、发红10例,共12例,观察组无皮肤潮湿、发红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2.2护理间隔时间、翻身次数对比观察组每4~6小时翻身1次,对照组2~3小时翻身1次,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工作量下降,并且节约了护理资源。

3讨论

3.1解除局部受压,注重护理质量是预防压疮的根本

针对压疮发生机理,间歇性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首选措施,而翻身则是最简单有效的压力解除法。由于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大多数都带有好几条管路,操作中要注意各种管道,甚至有以免加重损伤禁止翻身的患者,所以对病人大幅度的翻身是不可能的。这样很容易在骶尾部、足跟等皮肤受压处形成压疮。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死亡。继往临床上习惯使用橡皮气圈保护尾骶部皮肤,但有时放量不适当能造成气圈部位的静脉回流受限,使气圈中的组织发生水肿,故现在已不提倡使用,而在身体骨隆突出部位放置自制水垫,不仅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3.2选择合适的预防压疮用具

将自制水垫垫于骨突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于水垫的充盈度是2/3,平铺时有1/3的缓冲空间,可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压力。水垫外套枕套使病人感觉柔软、干燥,可吸收汗液和分泌物,保持了局部皮肤的干燥。由于考虑到温度与压疮的关系,体温每升高1℃,组织细胞代谢的氧需要量将增加10%[2],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所以在使用时规定每2h更换1次,由于水垫的温度比皮肤的温度低6℃~10℃,所以接触水枕的皮肤温度也随之降低,规定2h更换1次水垫,不仅可以观察皮肤受压情况,还可暂时减轻局部的压力。[4]

3.3其优点有:(1)能减少骨突处的压力,随着人体的活动,垫子内的液体波动、压力、温度随之改变,缩短了局部细胞的压迫时间。(2)能降低压力引起的局部缺乏组织的温度,夏季气温高,水垫内的液体温度比外界环境温度低,能传导热量使局部皮肤感觉凉爽舒适,出汗减少。而通常使用的海绵垫有保暖作用,使用后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压疮的易发性,且温度升高,皮肤容易出汗,不利于压疮的预防。(3)使用方便,感觉舒适,成本低廉,节省人力,摇动水垫只需一人完成。

临床使用观察证明,水垫效果肯定,能有效预防骨突出部位压疮的发生,而且材料低廉,方便适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更为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

[2]温嫔,谢晖,吴迪.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14.

[3]张菊香李华《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4期

[4]刘晓为,曾小莉,朱新海.低温水垫对骨科卧床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5(5):55-56